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内容

干货:小猪关节肿大多,带你了解其背后“猪副嗜血杆菌病”全貌及防治

PSY应用研究院 2021-06-08

阅读()

经常有朋友在后台或坐诊时问到“小猪关节肿大”的问题,而最常见的原因是链球菌和猪副嗜血杆菌引起,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全面了解猪副嗜血杆菌成因后果,以及防治方案。

经常有朋友在后台或坐诊时问到“小猪关节肿大”的问题,而最常见的原因是链球菌和猪副嗜血杆菌引起,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全面了解猪副嗜血杆菌成因后果,以及防治方案。

 

一、猪副嗜血杆菌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猪的格氏病。

 

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

 

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副猪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因子),不易培养,所以副猪的真实发病率可能为实际确诊的10倍之多。

 

本病通过呼吸系统传播,病猪及病原携带猪是本病的传染源。当猪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综合征、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的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所引起的 ,当饲养环境不良,如断水,气温不适时本病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

 

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

 

二、猪副嗜血杆菌的主要临床症状

 

图片

 

三、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病理剖检

 

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严重的呈豆腐渣样)特征;胸膜炎、腹膜炎明显,关节炎次之,脑膜炎相对少一些。

 

图片

 

四、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预防

 

1 保育舍全进全出,彻底清洗消毒

 

2 做好仔猪的三针保健:

 

仔猪剪牙断尾时肌注速倍治0.5mL,阉割(小母猪同步)时肌注速倍治1mL,(断奶)转群时根据断奶重肌注速倍治1.5~2.0mL。

 

剪牙、断尾、阉割、打耳号等伤口时阉割消毒器械及伤口,平时发现伤口及时涂抹碘酊消毒,仔猪转群时抓住轻拿轻放避免伤口。

 

3 加强断奶转群后(7天内)护理保健:

 

A、保温:转群前提前升温彻底清洗消毒好的保育舍,高于断奶前产房温度2℃,不低于28℃,断奶转群后1~7天维持保育舍温度不低于28℃;

 

B、药物保健:断奶转群后饲料中药物添加康之源2kg/t +喘咳新2kg/t+阿倍舒0.5kg/t,连用5~7d。(注:虽然替米考星与阿莫西林药理上存在相互拮抗,但临床配合拌料防治副猪效果好;断奶后可根据天气、猪群应激状态及健康程度适当延长康之源及喘咳新使用时间为7~14天)。

 

4 确保全群蓝耳稳定建议方案

 

① 做好引种及后备驯化

 

后备隔离:引种隔离不少于42天;

 

后备驯化:

 

★ 引种及自留后备猪群140龄(60kg前)免疫蓝耳弱毒苗,3周后免疫蓝耳灭活苗;

 

★ 疫苗免疫前后饲料添加康之源2kg/t+20%替米考星2kg/t。

 

② 猪群免疫方案

 

★ 种猪所有种猪普免蓝耳弱毒苗(2头份)、3周后免疫蓝耳灭活苗(2头份)、以后每3个月免疫蓝耳灭活苗(2头份)一次;

 

★ 仔猪:14日龄首免蓝耳弱毒苗(1头份),28日龄二免蓝耳灭活苗(1头份)

 

★ 种猪免疫前后饲料添加康之源2kg/t+20%替米考星2kg/t;

 

③ 重点阶段保护

 

★ 母猪在怀孕90天-哺乳期连续添加康之源2kg/t;

 

★ 保育期添加康之源2kg/t,前7-10天使用20%替米考星2kg/t(可根据继发敏感病原选择敏感抗生素);

 

★ 母猪配种前后各一周添加康之源2kg/t,配种前后3天添加10%阿莫西林1kg/t;

 

五、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治疗

 

断奶后1~2周加强巡栏:清晨、喂料前后、晚上8点加强巡栏,根据临床症状及时发现病猪并转至隔离栏进行治疗:

 

1.全群病猪超过5%时于饲料中添加喘咳新4kg/t +伴畜安 1kg/t + 康之源4kg/t,连喂5-7天。

 

2.隔离较严重(不吃料)病猪,恩诺沙星注射液1ml/10kg体重+重症混感清2ml/10kg体重,分开肌注,1天1次,连用3-4天。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