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内容

皮肤潮红、耳朵发绀、体温升高是什么病?夏季如何防治猪高热症候群?

每日猪评 2021-06-01

阅读()

夏季来了,夏季养猪高热症候群也来了。夏季养猪高热症候群的表现:或喜卧厌食、皮肤潮红、耳朵发绀、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或精神沉郁、皮粗毛乱、怕冷扎堆、腹泻消瘦,或关节肿痛、严重的甚至会猝死。

夏季来了,夏季养猪高热症候群也来了。夏季养猪高热症候群的表现:或喜卧厌食、皮肤潮红、耳朵发绀、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或精神沉郁、皮粗毛乱、怕冷扎堆、腹泻消瘦,或关节肿痛、严重的甚至会猝死。

 

猪高热综合征即猪无名高热症,是一种夏秋季节高发、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该病病因复杂,病猪一般愈后不良,防治上应以坚持预防为主,通过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猪群

 

1、猪高热症候群主要是由于夏季的热应激

 

高热症候群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夏季热应激的存在。热应激降低了猪群抗病力、增强了猪体对各种病原,如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的易感性,而使猪更容易生病,严重时可直接导致猝死,特别是弱仔、断奶仔猪、怀孕后期母猪和即将出栏的肥猪。

 

2.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1)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大猪舍通风量和用凉水喷雾等降温措施,通过对流促进蒸发和散热;猪舍门窗应全部打开,让空气对流。气温较高时用冷水冲洗猪体或加装喷雾装置,每天喷洒4~6次;

 

2)应降低饲养密度,生长猪每头应有0.8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最好为1.2平方米/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10~12头,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降温可有效地控制猪无名高热和呼吸道病。

 

3)从分娩、保育、到育成均严格采用 “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3.消毒与药物预防

 

1)平时做好药物保健,保健方案中建议不要使用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慎用磺胺药物。药物治疗方面,要考虑应激、毒副作用、免疫抑制和诸多并发感染。

 

2)平时要经常消毒,消毒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更换使用。

 

3)不要胡乱接种疫苗,猪场接种过多的疫苗,对猪群健康稳定是有绝对性的影响,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失调。

 

4)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量差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避免导致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5)夏季注意降温通风,猪场卫生干净。要求对猪群冲水洗浴来防止热应激、中暑等可能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环境因素。

 

6)控制猪无名高热病的稳妥高效办法:用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阿司匹林800克拌1000公斤饲料,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4.猪舍及环境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复合醛类消毒液,在发病的10天内应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每天进行4~6次严格消毒,母猪和大中猪中午时可带猪(连猪一起)喷雾消毒,猪场生活管理区每日消毒1次。第10天开始,可加大一倍稀释进行消毒,减少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病毒的几率,以防止本病扩散蔓延。

 

5、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用药治疗

 

可以使用深度消炎针+混感抑菌素,每月使用10-15天。在7月与9月分别添加7天平喘素进行防控,或者用地塞米松+板蓝根+氟苯尼考,每月使用10-15天。可以根据猪场实际情况适当添加平喘素、牧一多维。建议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西药快速缓解症状,中药调节机体,避免反反复复。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