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份,随着温度升高,多数养殖朋友反映猪群出现高热,咳喘现象,个体肌注药物后有好转,但容易反复,并且小猪除了出现腹式喘气,高热,还容易出现皮肤溃烂,死亡率比较高,这是弓形体病的典型症状。
养殖朋友往往按照高热病来治疗,效果不理想,并且出现症状反反复复。进入夏季后,弓形体高发,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弓形体是一种原虫,多在5—10月份高发,2—5个月猪群易感染,发病率高达60%,病死率在65%左右,高温高湿环境发病率高,主要经口感染传播,还可通过伤口,粘膜感染,母猪感染后可以通过胎盘传染仔猪。猫是弓形体终末宿主,养殖场杜绝养猫。
主要症状:
猪感染弓形体后,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在41℃以上,鼻腔有大量水样鼻液,结膜潮红,同时伴随有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便秘,呼吸困难,犬坐或腹式喘气。
猪耳朵,颈部,腹部,四肢根部出现紫红色出血。有的猪耳朵尖端形成痂皮上卷,严重的耳尖出现干性坏死。
怀孕母猪感染出现反复高热,死胎,流产,母猪分娩后会自行恢复,仔猪死亡率在40%左右。
亚急性病症:体温升高,采食下降,发病10—14天,抗体提升后病情逐渐恢复,后期形成僵猪,食欲不振,间歇性腹泻。感染脑部后出现运动失调,后肢麻痹,歪头斜颈,有些会出现失明现象。
剖检症状:
肺部水肿,肺间质增宽,肺表面有黄白色坏死点,出血点,隔叶,心叶间质水肿,有胶胨样物质,气管,支气管有泡沫样分泌物;
肝脏肿大,有针尖大小坏死灶;
脾脏肿大,呈棕红色;
肾脏土黄色,有坏死病灶或出血点;
全身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呈结索状。
防治:
板蓝根+头孢噻呋钠肌注一边,复方磺胺间甲氧+地塞米松肌注一边,3—5天,药物适当加量,一天两次,肌注2天症状消退,恢复采食后再用两天,不然容易反复。
大群预防:磺胺间甲氧+多西环素+黄连解毒散拌料一周,磺胺首次加量。
注意:弓形体是人畜共患病,猫是终末宿主,养殖场禁止养猫,另外,弓形体和猪瘟症状类似注意区分治疗。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