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病防治 > 内容

这例疫病风险期正逼近,发病数、致死率有上升!

中农威特 2019-03-27

阅读()

2019年是口蹄疫潜在威胁最突出的一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养猪场面临生死存亡考研,口蹄疫防疫同样不能放松!
  2019年是近年来口蹄疫潜在威胁最为突出的一年,口蹄疫流行形势更加严峻。更有,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2019年很可能是养殖场,尤其是养猪场经历生死存亡大考验的一年,所以,口蹄疫防控坚决不能懈怠。

猪好多
 
  总体来说,我国口蹄疫的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Re-O/MYA98/JSCZ/2013株+Re-A/WH/09株)的成功研发和投入使用,为当下成功预防口蹄疫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发病在前,造苗在后”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口蹄疫疫苗还应随着毒株的不断演变而更新完善。为做好2019年口蹄疫免疫工作,现将近期口蹄疫流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提出口蹄疫免疫方面的几点注意事项,已供参考。
  
  一、口蹄疫流行近况
  
  1.形势严峻
  
  构成疫病流行的三大要素都已具备。
  
  病例增多
  
  2005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我国共通报口蹄疫疫情162次,其中2018年通报了27起疫情,是近14年来通报疫情最多的一年,见表1、图1。

猪好多
图1    2005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中国通报的口蹄疫疫情情况

猪好多
 
  疫点分布广泛
  
  2018年,全年口蹄疫发生27起,涉及12省,其中牛16起,牛羊同感1起,猪10起,见图2。
 
猪好多·
图2  2018年中国口蹄疫疫情地域分布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以往,口蹄疫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表现为秋季开始、冬春季加剧、夏季基本平息;然而近年来,口蹄疫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见表2、3、4,提醒养殖户,口蹄疫需要常年免疫。
 
猪好多

煮好多

猪好多

猪好多
 
  2.危害很大,不可小视
  
  近期,从通报的病例数字可以看出,有些口蹄疫病例发生以后,全群发病率以及发病动物的致死率很高,说明,田间流行毒株的毒力还是很强的。
  
  据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消息,2015年1月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发生一起猪A型口蹄疫疫情,发病猪556头,死亡314头,当地对病猪及同群猪共612头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以此推算,全群发病率:556/612×100%=91%,全群死亡率:314/612×100%=51%,发病猪致死率:314/556×100%=56%。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16年11月15日发布,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发生一起猪O型口蹄疫疫情,发病208头,死亡145头,扑杀和无害化处理337头。以此推算,全群发病率:208/337×100%=61.72%,全群死亡率:145/337×100%=43.03%,发病致死率:145/208×100%=69.71%。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17年3月30日发布,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发生一起猪O型口蹄疫疫情,发病37头,扑杀和无害化处理73头。以此推算,全群发病率:37/73×100%=50.68%。
  
  2018年1月3日,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发病猪42头,死亡25头;发病猪的致死率为25/42×100%=59.52%。
  
  2018年4月11日,广西岑溪市,发病猪15头,O型,扑杀、无害化处理51头发病猪和同群猪;全群发病率15/51×100%=29.41%。
  
  根据笔者了解,猪群发生口蹄疫以后,即使不死猪,育肥猪的出栏期可推迟39天左右。
  
  3.O型Ind-2001毒株发病病例增多、地域扩大
  
  近年来,我国口蹄疫发病毒株,复杂多变,原有毒株尚未消灭,又有新的毒株相继出现。在以往,多呈现单一毒株引发疫病,然而,尤其是进入2018年,呈现出有5个毒株都有发病的现象,其中O型4个,分别是Mya-98、Cathay、PanAsia、Ind-2001毒株,A型1个,Sea-97/G2毒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出现的Ind-2001毒株,在2018年已在湖北、安徽、贵州等中国腹地有发病病例。
  
  O型Ind-2001毒株属2016年新传入毒株,2017年初,新疆(南疆地区)有发病通报。感染动物多为牛,猪也可感染(越南3个地方2/5样品来自猪,另一份未说明动物来源)。对猪的ID50为10-4.5,属于中等毒力。2017年4月,完成了牛免疫攻毒保护,用O/MYA98/2010株疫苗或含O/MYA98毒株的三价疫苗各免疫动物16头,用国内分离的O/Ind-2001毒株攻毒,结果15/16和13/16,均高于OIE标准,证明疫苗有效。
  
  4.口蹄疫病毒变化的风险期逼近,变异的可能性会更大
  
  不断变异,是口蹄疫的自然属性。回顾口蹄疫病毒的变异和发病规律,可基本描述为,5到10年一大变,3-5年一小变,大变与小变之间变化不断;与之相对应的是,5到10年一大发,3-5年一小发,大发与小发之间发病不断。病毒每发生一次大的变异,原有的疫苗保护力(匹配性)就会下降甚至对新毒株不会产生保护。目前,距离O型口蹄疫病毒发生大的变异和流行(即Mya-98口蹄疫)的时间已近10年,距离A型口蹄疫病毒发生大的变异和流行(即A/Sea-97/G2毒株A型口蹄疫)的时间已6年多,见表6。

猪好多
 
  缅甸98毒株的O型口蹄疫,是继1999年之后,时隔10余年,我国再次向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疫情,被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称为亚洲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流行,影响力大,猪、牛、羊多种动物发病,催生了我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的出台。

猪好多
 
  东南亚97毒株(A/Sea-97/G2)A型口蹄疫,在 2012-2013年就在中亚和东亚地区流行。2012年10月在泰国有确诊,2013年2月28日,我国通报广东茂名市猪发病,基因分析显示,对欧洲也形成了威胁,我国2013年以来发生的A型口蹄疫都是由该毒株所致,对猪的ID50为10-6.0,在几个猪口蹄疫代表毒中属于中度偏上水平,甚至高于Mya-98毒株十倍;同时对猪、牛的感染力均强。该毒株的流行,开启了对猪进行大规模的A型疫苗的预防接种。
  
  5.我国亚洲I型口蹄疫已达到全国免疫无疫标准
  
  农业部2017年12月29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635号》,2011年6月以来,全国未检出亚洲I型口蹄疫病原学阳性样品。经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评估,我国亚洲I型口蹄疫已达到全国免疫无疫标准。农业部研究决定,从2018年起调整亚洲I型口蹄疫防控策略,实施以监测扑杀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自2018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亚洲I型口蹄疫免疫,停止生产销售含有亚洲I型口蹄疫病毒组分的疫苗。
  
  6.口蹄疫疫情的境外威胁持续存在
  
  我国现流行毒株为O/Cathay、O/PanAsia、O/Mya-98、A/Sea-97/G2、O/Ind2001,曾经流行毒株为Asia1/G-Ⅱ、Asia1/G-Ⅴ等,持续保持传入风险毒株有O/PanAsia-2、A/Iran05、Asia1/Sindh08等,构成新威胁毒株有O/Ind-2001、A/G-Ⅶ、Asia1/Ind-Ⅷ等;另外,农业部2012年11月1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口蹄疫(C型、SAT1型、SAT2型、SAT3型)列为重点防范的13种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二、口蹄疫免疫注意事项
  
  1.整体推进,使用与流行毒株最为匹配的疫苗进行免疫
  
  临床有效,是选用疫苗的最终评判标准。尽管目前口蹄疫疫苗有20多种,但仍然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例如2013年,A/Sea-97/G2毒株A型口蹄疫发生以后,当时,猪就没有相应疫苗可用。值得庆幸的是,可以用于预防猪的A型的疫苗终于面世了,2018年06月01日,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Re-O/MYA98/JSCZ/2013株+Re-A/WH/09株)获得了首个批签发,现已被普遍使用,获得了很好的临床保护效果,是目前形势下最为匹配的口蹄疫疫苗,建议整体推进,抓紧使用。
  
  2.按程序使用疫苗
  
  口蹄疫疫苗的临床效果随以下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病毒的毒株、暴露剂量、摄入剂量、动物的年龄和品种、免疫程度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对口蹄疫疫苗的使用,应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程序进行免疫。
  
  此程序仅供参考:首次使用猪O、A二价疫苗必须要在30天以内加强一次;母猪剂量2ml,一年3-4次;所产仔猪60-70日龄接种2ml,30天后加免一次,然后间隔3-4个月加免一次,每次每头2ml;未免疫或免疫间隔长的母猪所产仔猪,则可提前,最早28-35日龄开始。
  
  3.密切关注口蹄疫流行毒株走势
  
  口蹄疫病毒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异的病毒,疫苗是有效的,但也不是长期有效的,我们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所研制出的口蹄疫疫苗,只免疫相同型疫苗,才对相应的型有效,简单的说,只免疫O型疫苗对A型是没有保护效果的;另外,选用疫苗时,在血清型一致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疫苗的毒株必须与流行毒株及其流行强度相匹配。按合理的程序免疫最为匹配的疫苗以后,若仍有口蹄疫发生,则应考虑是否存在流行毒株的变异或变化情况。发病在前,造苗在后,有疫情时只有及时确诊并掌握病毒特性,才能为疫苗研发和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4.密切关注塞内卡病毒病走势
  
  在临床上,口蹄疫不能与其他水泡性疾病,包括猪水泡病(SVD)、猪水疱性疹(VES)、水疱性口炎(VS)、塞内卡病毒病(Seneca virus A,SVA)相区别,因此任何可疑的口蹄疫病例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诊断。尤其是应密切关注塞内卡病毒病走势。
  
  2018年6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塞内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塞内卡病毒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的塞内卡病毒A(Seneca virus A,SVA)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猪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可以引起猪的鼻吻、蹄部冠状带水泡病变,与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等疾病在临床上难以区分。该病主要在加拿大、巴西和美国等国家流行。据报告,该病已传入我国并在局部地区零星散发。各地要充分认识防治塞内卡病毒病的重要性,特别是已经发现该病的省份,更要高度重视,加强防治措施落实,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报告、早处置,防止扩散蔓延。
  
  5.防控非洲猪瘟的同时,不能忽略口蹄疫疫苗的免疫
  
  现在正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时期,各个养猪场都在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但是,提醒大家,再好的生物安全措施,也抵御不了口蹄疫病毒的侵袭。因为,口蹄疫病毒可随着空气远距离传播,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介绍,尤其是在温带地区,在陆地上口蹄疫病毒可随空气传播60公里,在海洋水面上口蹄疫病毒可随空气传播300公里。
  
  当然,也不能忽视其他疾病的防控工作。只有综合性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才能发挥疫苗最有效的防控效果。
  
  口蹄疫的防控,不仅保障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为世界口蹄疫及其它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和成功示范,不仅彰显了我国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整体实力,也彰显了我国政府重视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努力。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口蹄疫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针对目前口蹄疫严峻的流行形势,我们对口蹄疫的防控,坚决不能懈怠。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