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场管理 > 内容

益生菌在生猪养殖中的实践应用

惠养猪 2025-05-17

阅读()

研究表明,特定功能型益生菌(如乳酸杆菌、芽孢杆菌)不仅能通过“菌群-肠-脑轴”调节宿主免疫代谢,还可分解氨氮等有害物质,实现养殖环境生态改良。然而,如何去建立使用益生菌的效益评估、量化生产与经济价值值得我们关注。

研究表明,特定功能型益生菌(如乳酸杆菌、芽孢杆菌)不仅能通过“菌群-肠-脑轴”调节宿主免疫代谢,还可分解氨氮等有害物质,实现养殖环境生态改良。然而,如何去建立使用益生菌的效益评估、量化生产与经济价值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聚焦益生菌在生猪养殖中的实践应用,探讨其如何评估和量化生产,为养猪从业者提供理论参考。

 

仔猪

 

01 益生菌分类与功能

 

一、益生菌分类体系与功能定位(按微生物分类学划分)

 

1、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

 

A、代表菌株:

 

▸ 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定植小肠前段,产乳酸降低pH至4.5

 

▸ 罗伊氏乳杆菌(L. reuteri):分泌抗菌物质reuterin,抑制大肠杆菌增殖

 

B、功能特性:

 

→ 提升乳糖酶活性30%-50%

 

→ 降低回肠食糜氨浓度40%

 

2、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优势菌种:

 

▸ 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产中性蛋白酶(最适pH7.0)

 

▸ 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耐高温(120℃存活率>90%)

 

B、作用机制:

 

→ 分解非淀粉多糖生成寡糖

 

→ 刺激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

 

3、酵母菌类

 

A、典型菌株:

 

▸ 酿酒酵母(S. cerevisiae):含β-葡聚糖(免疫增强剂)

 

▸ 布拉迪酵母(S. boulardii):耐受胃酸(存活率85%)

 

B、代谢产物:

 

→ 产生短链脂肪酸(丙酸/丁酸)

 

→ 合成B族维生素(B12增加2倍)

 

二、功能型益生菌筛选标准(基于猪场需求分级)

 

图片

 

02 益生菌作用机制深度解析

 

一、肠道微生态重构

 

竞争性占位:使致病菌黏附位点减少60%-80%

 

群体感应抑制:降解AHL信号分子(效率达95%)

 

生物夺氧:耗竭肠道游离氧(Eh降至-200mV)

 

二、营养物质增效

 

植酸酶活性:释放磷利用率(从30%提升至65%)

 

纤维素分解:NDF消化率提高15%-20%

 

氨基酸平衡:必需氨基酸回肠消化率增加8%

 

三、免疫系统激活

 

TLR4通路激活:树突状细胞成熟率提高40%

 

调节性T细胞增殖:Foxp3+细胞数量增加2.5倍

 

细胞因子调控:IL-10分泌量提升至150pg/mL

 

03 应用方案设计要点

 

一、阶段化供给策略

 

哺乳期:侧重免疫调节(双歧杆菌+乳杆菌)

 

育肥期:强化消化功能(芽孢杆菌+纤维素酶)

 

妊娠期:控制便秘(丁酸梭菌+低聚果糖)

 

二、剂量精准控制

 

液体发酵菌剂:1×10^9 CFU/mL,添加量2-3mL/kg

 

固体冻干制剂:活菌数≥5×10^10 CFU/g,添加量100-200g/吨

 

三、配伍禁忌管理

 

避免与磺胺类抗生素同期使用

 

与氧化锌协同时减少益生元添加量

 

图片

 

四、时空隔离应用法

 

治疗期:使用抗生素期间暂停益生菌,避免直接拮抗

 

恢复期:停药后48小时启动益生菌补充(优先选用孢子型菌剂)

 

预防期:非抗生素使用阶段持续添加益生菌增强肠道屏障

 

举例:仔猪腹泻治疗

 

图片

 

图片

 

04 益生菌产品综合评估体系

 

一、临床效果评估指标(基于生产数据追踪)

 

1、肠道健康指标

 

腹泻发生率:连续记录14天,对比使用前后腹泻率变化(阈值:下降>30%为有效)

 

粪便形态评分:采用Bristol评分系统(理想值:2-3级成型粪便占比>85%)

 

氨气浓度检测:便携式检测仪测量猪舍氨气浓度(有效产品应使浓度<15ppm)

 

2、生长性能监测

 

日增重(ADG):每周称重计算(有效产品应提升5%-8%)

 

料肉比(FCR):记录投料量与增重比(合格标准:降低0.1-0.15)

 

均匀度评估:群体体重标准差系数下降>10%

 

3、免疫状态评估

 

眼观黏膜颜色:健康粉红色占比提升(异常苍白比例<5%)

 

死淘率统计:连续3个月死亡率波动范围(有效产品应稳定在±1%内)

 

抗生素使用量:治疗性用药减少40%-50%

 

二、产品特性快速评估法(无需实验室设备)

 

1、标签信息核验

 

菌种标注规范:检查是否标注到菌株号(如Lactobacillus reuteri DSM 17938)

 

活菌数保证:确认标注值≥1×10^9 CFU/g(保质期内衰减率<1 log)

 

生产工艺说明:应有「包被技术」「耐高温处理」等关键工艺描述

 

2、物理稳定性测试

 

溶解观察法:取5g益生菌加入40℃温水,优质产品应无结块(溶解时间<3分钟)

 

气味判别:合格产品应有发酵酸香(刺鼻氨味或霉味提示变质)

 

颜色比对:正常为乳白/淡黄色(出现绿色/黑色为污染标志)

 

3、简易活性检测

 

pH试纸法:将益生菌与葡萄糖溶液混合,4小时后pH下降≥1.0说明产酸活性

 

膨胀试验:密封袋中益生菌+温水产生气体(24小时内袋体膨胀≥30%为佳)

 

显微镜观察(400倍):活菌应有布朗运动现象

 

三、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投资回报率计算)

 

1、直接成本核算

 

单价对比:换算成每10^9 CFU成本(优质产品应<0.5元/10^9 CFU)

 

添加剂量:计算每吨饲料成本增幅(建议控制在30-50元/吨)

 

设备投入:是否需要专用混合设备(优选普通搅拌机可均匀分布产品)

 

2、间接效益评估

 

医疗成本节约:统计腹泻治疗费用下降幅度(有效产品应>70%)

 

生长周期价值:提前出栏5天≈节约饲料成本8%-10%

 

环保成本:粪污处理费用降低20%-30%

 

3、长期回报测算

 

投资回收期:总成本/月均效益(优质产品应<3个月)

 

边际效益率:每增加1元益生菌投入产生>2.5元收益

 

风险成本:产品失效导致的损失概率评估(应<5%)

 

05 结论

 

益生菌的应用,标志着畜牧业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范式转变。当前实践表明,科学配伍的益生菌制剂可使饲料利用率提升8%-12%,腹泻发病率降低40%-60%,同时减少15%-20%的氨气排放量。

 

虽然本文详细叙述了很多量化的方法,不过,对于管理者如何去执行、如何评估和判断产品的质量,如何能更好的找到本场实用的方案,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