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猪卖跌不卖涨”,这句话正是印证了养猪人的出猪心理,猪价涨了,想着再压压栏,结果不料,反倒跌了1毛钱,赶紧出猪。再跌呢,心里就好受些,仿佛捡了个大便宜。多涨了呢,有些懊悔,哎,早知再等等就好了……
压栏是养殖户在猪价博弈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适度压栏是可取的,如果生猪大大超过出栏体重仍不出售,最终造成集中压栏和出栏,对行业、养猪户的收益都是不利的。见好就收才是真理,不要一根筋走到底。因此,压栏之前要算清楚这几笔账……
一是维持消耗,即生猪维持生命运动而不增加体重所消耗的饲料
生猪每天需要的维持饲料量一般为体重的0.4%,压栏2个月的额外开支即250斤(体重)*0.4%=1斤,1斤*60天=60斤,60斤*1.2元(料价)=72元/头。
二是体重过大超肥,猪价相对下浮
除少数特别区域外,一般超肥猪比标准猪要少卖0.2~0.4元/斤,即少收入350(超肥体重)*0.3(平均差价)=105元/头。
三是脂肪沉积,料重比加大
一般250斤以后增加1斤体重多耗0.6斤标准料,额外开支即100*0.6*1.2=72元/头。
四是投资款延长,利息增多
每头投资约1500元延长2个月计息27元(不要说是自己的钱,自己的钱也得要算利息呢!)
五是要计算一下得失
猪病、占圈、费工等等都忽略不计,就这四笔即72+72+105+27元=276元。
因此,在压栏之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哪些猪该压栏,哪些猪压栏会亏损。同时切忌大面积压栏,一定要分流压栏。当前,养殖户的侥幸心理越来越难成功,行情好时就出手还是比较可取的。如果控制好出栏节奏,避免集中出栏,猪价应该会比较乐观。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