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场管理 > 内容

梅雨季节种猪场管理的15条原则,每条都很重要!

养猪职业经理人 2025-04-25

阅读()

梅雨季节种猪场需以“防霉、降温、消毒、防病”为核心,通过精细化饲料管理、湿帘系统维护、生物安全强化及种猪健康监测,降低高温高湿环境对生产的影响。以上15条原则覆盖全流程管理,可有效提升猪场抗风险能力,保障种猪健康与生产稳定。

一、饲料与饮水管理

 

1.饲料防霉控湿

 

–中转料塔盖板及挡板保持密闭,雨停后及时打料,避免雨水渗入;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定期清理料槽剩料,每日餐后清理残料,防止霉变。

 

2.水质清洁与消毒

 

–湿帘水池或水桶每月清理1次,排空污水并注入清洁水,添加消毒剂(如过硫酸氢钾1:5000)抑制藻类滋生;饮水槽每日清洗,保证水质清洁,避免微生物污染。

 

3.抗热应激饮水策略

 

–种猪饮水每日添加电解多维(0.5-1g/L)和小苏打(0.3-0.5%),缓解酸中毒;围产期母猪额外补充葡萄糖(5%浓度),增强体能。

 

生猪

 

二、环境与设备控制

 

4.湿帘系统高效运行

 

–使用前彻底清理湿帘纸表面杨絮、柳絮,冲洗喷淋管堵塞孔洞;启动时调节水量至均匀湿润,新湿帘需连续运行1-2小时浸透;每月检查水泵、过滤网及管道,确保无脏污堆积。

 

5.通风降温协同管理

 

–环控器设定温度梯度:23℃启动最低风速,25℃开启第一台风机,26.5℃启动湿帘,27.5℃开启第三台风机;关闭侧墙漏风口,确保负压通风效率。

 

6.栏舍干燥与消毒

 

–梅雨间隙使用干粉消毒剂消毒栏舍地面,过道每日清扫;栋舍外围雨后撒生石灰(2kg/m²)杀菌防潮,避免病原滋生。

 

三、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

 

7.蚊蝇鼠害综合防治

 

–场内每周喷洒灭蚊药(如氯氰菊酯),粪沟、墙角重点处理;安装防鼠网并定期投药,料塔下散落饲料及时清理;胎衣、死猪当日密闭清运,防止吸引野生动物。

 

8.人员与车辆管控

 

–非必要人员禁止进场,物资进场频次压缩至14天/次;拉猪车、饲料车进场前彻底消毒,司机禁止下车,车辆轮胎经烧碱池浸泡。

 

9.免疫操作优化

 

–疫苗注射选择清晨(6-9点)或傍晚(18-21点),冻干疫苗在空调房稀释,半小时内完成免疫;灭活疫苗回温后2小时内使用,避免高温失效。

 

四、种猪健康管理

 

10.围产期母猪精细化护理

 

–产前5天逐步控料(每日减0.5kg),分娩当天停喂;产后立即静脉补液(1000mL葡萄糖盐水+青霉素800万IU),每日两次保健针(鱼腥草+青霉素)。

 

11.热应激紧急处理

 

–呼吸急促母猪头部滴水降温,耳尖放血缓解症状;厌食母猪注射柴胡注射液,并补充维生素C(200mg/头/天)。

 

12.饲喂时间与方式调整

 

–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喂料,采用湿拌料(水料比1:1);产房母猪料槽每日灌水3次,强制饮水防脱水。

 

五、防汛与应急准备

 

13.排水系统维护

 

–清理场内排水渠杂物,定期投放生石灰净化水质;低洼区域备污水泵2-3台,配电房周边堆放沙袋防倒灌。

 

14.电力与设备保障

 

–发电机每月试运行,燃油储备≥72小时用量;风机、水帘每日巡检,备用配件(如水泵、电机)提前采购。

 

15.应激猪只处置预案

 

–猪只出售选择夜间低温时段(0-3点),赶猪通道设喷淋点;运输车配备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应激猪只立即放血或冲凉急救。

 

总结

 

梅雨季节种猪场需以“防霉、降温、消毒、防病”为核心,通过精细化饲料管理、湿帘系统维护、生物安全强化及种猪健康监测,降低高温高湿环境对生产的影响。以上15条原则覆盖全流程管理,可有效提升猪场抗风险能力,保障种猪健康与生产稳定。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