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场管理 > 内容

保育猪咬尾原因是啥?该如何处理?

PSY应用研究院 2024-12-11

阅读()

规模化养猪中,保育猪出现咬尾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关键是你要知道咬尾出现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规模化养猪中,保育猪出现咬尾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关键是你要知道咬尾出现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引起咬尾的原因十分复杂,大致有:

 

1、外部原因:保育舍温度过低或过高,猪群密度大,空气质量差,饲料中缺乏必须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都会引起保育猪出现咬尾的情况。

 

2、内部原因:与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大白猪容易出现咬尾;公猪咬尾的发生概率比母猪高(公猪11.8%,母猪2.6%)。

 

3、猪的自身问题:猪有本能的行为,如拱地、吮吸等。仔猪断奶后,它的拱奶和吮吸行为仍然有,不能满足这些行为后就寻找其他和吮吸对象,如外阴、耳朵、尾巴等,逐渐把吮吸行为变成咬尾。

 

仔猪

 

处理措施:

 

1、如果咬尾的猪只没有剪牙,建议产房可以设施剪牙措施。 

 

2、栏舍允许的情况下,咬尾猪只挑出,猪喜欢血腥味,不挑出其他猪只也会加入到咬尾中来,咬习惯后也会咬其他健康猪只。 

 

3、在栏舍中放置玩具,如悬挂铁链,放塑料桶等,转移猪只注意力。

 

4、加强环境温度管理,根据猪只大小控制合适的温度,断奶第一周28℃,往后一周降2℃,防止猪舍温度过高或过低。 

 

5、在饮水中添加多维,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少异食癖的发生。

 

6、饮水中定期添加抗生素(阿莫西林等),防止咬尾后继发感染链球菌。 

 

7、对于已经有链球菌症状的猪只,及时挑出到病猪舍。对发病的仔猪要早发现、早治疗。抗菌消炎可使用长效头孢肌肉注射,每2天1次。‌‌对于有脓肿的关节,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开排脓,使用0.9%氯化钠和碘伏清洗和消毒。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防止病情复发,避免中途停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要记住,凡是让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