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猪场管理 > 内容

物联网、大数据,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东西,对猪场有什么作为?

猪业 2020-03-10

阅读()

在现代化猪场的建设或改造过程中,在“软件”配套层面,需要一套能同时解决场外防疫并提升场内养殖生产管理效率的智能猪场建设解决方案。
  当下养猪业有两大主要工作,一是对非瘟防控继续严抓不懈,二是从上到下积极贯彻的复产补栏保供应。在这种形势下,对现代化猪场的建设或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对外能防住非瘟、保护生物资产;其次,对内能降本增效提高养殖场生产效益。因此,在现代化猪场的建设或改造过程中,在“软件”配套层面,需要一套能同时解决场外防疫并提升场内养殖生产管理效率的智能猪场建设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5G等前沿技术的日渐成熟,通过提高猪场的智能化程度,进而更好的对疫病进行管控,并实现更科学、更简单的养殖,已逐渐成为各级养殖主体的共识。对个体养户而言,养猪可以不再是又苦又累的代名词;各中大型养猪企业则面临着猪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偏低,疫病管控效果和养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挑战。
  
  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生产经营需求,从生物安全、生物资产管控、生产经营效率提升等这些猪场管理人员密切关注的点出发,从“软件”配套层面,提出现代化智能猪场建设或改造的一些方向建议,供大家交流讨论。
  
  一、构建生物安全防控管理体系 确保洗消执行效果
  
  在非洲猪瘟疫情逐渐常态化的当下,各猪场纷纷加大投入,在场外建立洗消点,搭建烘干房。洗消中心是猪场与外界的关键防线,担负着将非洲猪瘟病毒隔离在场外的重要任务。洗消中心建好后,要执行好洗消过程,除了管理层面下“死命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物联网、AI等技术的参与,规范洗消流程、监督洗消效果,排除人为不确定因素的干扰,确保终端的洗消执行效果。两方面综合,才能避免让花了大钱建起来的洗消中心流于形式,让它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搭建一个可将洗消过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物联化的生物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需要物联网硬件和对应软件产品的配合。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物联网传感器、AI摄像头、智能水电表等,用以辅助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车牌识别/GPS采集/用水、用电量采集/室温、湿度、水温传感数据/洗消过程监测及控制。软件部分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PC端面向管理层的可视化管理系统,可对人、车、物的关键洗消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一个是面向一线洗消执行人员的小程序,可记录洗消流程中每个节点的执行情况。
  
  通过这个系统,一是对进场车辆、人员、物资的洗消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监督,确保洗消流程和效果执行到位;二是便于管理者对洗消流程进行全面监控,及时掌控异常信息并做出反应,避免潜在发生的风险。另外,系统可以通过洗消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识别流程漏洞,为流程的管控提供手段和方法,并提供分析统计和效率评估功能,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提供坚实的保障手段。
  
  二、建立生猪资产管理系统 强化生物资产的管控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国内猪价水涨船高。猪价上天了,对大多养殖主体而言,肯定是好事,毕竟能得到的回报更丰厚了。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新的挑战要应对:在市场仔猪、上市肉猪高价的当下,如何加强猪场猪只的监管、更好地保护养殖场的生物资产?
  
  对自繁自养的个体养户而言,猪场的猪只需要防范外部人员的偷盗;对公司自建的猪场而言,需提防内部员工对猪只的侵占;对于“公司+农户”模式的养殖企业而言,需要防范管理员和养户假报死亡猪只数量、私自更换猪只等偷梁换柱的行为。
  
  以上这些潜在风险,可尝试通过视频监控+AI技术的搭配来解决。在猪场重点出入口,如猪场出入口、栏舍门口等地,通过视频摄像头进行日常监管,建立最外围的防线,对进出的人员和猪只进行基本的视频监控。当要卖猪或处理死猪时,通过AI摄像头在出猪台进行猪只盘点,在死猪化尸池对死猪进行数量盘点并监测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合规。在猪只的日常生长过程中,可以安装基于视觉识别和个体身份识别技术的AI养殖系统:给每头猪打上电子耳标,进而对栏舍的每一头猪进行唯一身份标识;在每一个栏位安装AI摄像头,对栏舍猪只进行实时数量盘点,同时获取猪只估重数据、猪只日增重数据等,指导养殖生产。
  
  各类摄像头是养殖场生物资产管控的基础,在养殖一线铺开应用摄像头后,对于成规模的养猪企业,可搭建统一的视频管理平台,实现对下辖养殖场的监控视频进行综合管理,便于需要时进行快速调用和查看,从而强化对养殖场生物资产的管控。
  
  三、建立物联网智能环控系统 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一头猪长得好不好、快不快受很多因素影响,猪舍的环境条件就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影响猪只生长的环境参数主要有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等,这些环境参数的调控少不了智能物联网环控器和相关传感器的参与。笔者的实践表明,利用智能物联网环控器、传感器、断电报警器等养殖物联网硬件设备,搭建猪场的远程环境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能有效提升猪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不过,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环控器都只被猪场当成一个孤立的硬件产品在使用,仅仅把环控器用于风机、天窗、水帘等环控设备控制,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猪舍环境的自动化监测和调控其实可以做得更智能和人性化。
  
  猪场的远程环境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搭建需要软硬件的统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要安装合适的配套物联网硬件产品,包括智能物联网环控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断电报警器等;其实要有一个稳定的后台系统将这些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并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再就是通过易用性强的小程序帮用户实现对猪场环境现状、设备情况等的实时掌控。
  
  据笔者的经验,在系统的搭建中,下面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因地制宜,在不同规模和场景的猪舍采用不同的环控器;二是,注意系统的易用性,方便基层饲养员的入手和后续维护管理;三是可视化管理,让包括管理员在内的各级用户能随时看到猪舍的核心数据。
  
  系统搭建完成后,可实现以下效果:实现风机、天窗、水帘、加暖设备等环控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通过系统对栏舍的温度、湿度、氨气、二氧化碳等数据实时远程监测;能对栏舍环境异常、设备运行异常、断电情况实时智能预警。这些功能实现后,猪场的环境调控将智能、更高效;同时能进一步解放猪场的劳动力,减少人猪接触,降低一定疫病风险。
  
  四、建立猪场大数据分析系统 辅助生产经营决策
  
  数据不会说谎。对猪场而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数据不外乎三方面:环境数据、猪只生物数据以及生产经营数据。三者层层递进,彼此影响。将这些数据整合处理后,能为每个猪场建立一个数字档案,为猪场管理者提供一个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更有意义的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将这三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个数据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有效提升生产经营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提升养殖生产经营效益。
  
  系统的搭建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三阶段。第一阶段是数据的采集,主要是通过猪场已有的物联网、AI设备等进行环控数据、环境监测数据、个体生理特征数据、个体生长监测数据、栏舍能耗数据的采集,同时也要收集养殖过程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数据;第二阶段是数据的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将第一阶段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挖掘,找出各个数据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对生产成绩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第三阶段是,合理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从而不断优化养殖过程,降低人为因素对养殖生产的影响,提高养殖成绩,输出最优养殖模式。
  
  比如通过采集母猪体温+采食量+运动量,建立合理数学模型,进而判断猪只是否发情,并结合生长数据,精准预测母猪最佳配种时间,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PSY,降低返情率,实现智慧选育。除去智慧选育,系统还将为猪场在疫情预测、销量预测和价格预测、养殖效率优化等方面实现更科学的指导。
  
  结语
  
  非洲猪瘟给大家都好好“上了一课”,也加速了养猪业的洗牌过程。规模化、智能化以及高防疫标准的猪场在这种背景下将拥有更明显的行业竞争力。大家逐渐地意识到,现代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是所有猪场的必选项。现阶段能“达标”的猪场显然还不多,整个行业的现代化、智能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我们将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