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营销 > 内容

优化情期 集中入群 提高参配——全面解读“220之翼”方案

苝斗农科 2024-02-29

阅读()

2024年2月,由北斗农科融媒体和上海种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养猪生产技术总监论坛成功闭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生猪产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旨在集合业界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养猪生产的未来趋势,分享和交流先进技术和经验。

牛鹏飞 宁波三生生物技术服务经理。

 

201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后,就职于国内某头部养殖企业。从生产一线到生产技术部,主要负责繁殖技术应用及生产成本把控。

 

2021年就宁波三生技术服务部,主要负责集团客户服务及批次生产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帮助客户解决批次化生产及猪场繁育相关问题。

 

牛鹏飞

 

2024年2月,由北斗农科融媒体和上海种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养猪生产技术总监论坛成功闭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生猪产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旨在集合业界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养猪生产的未来趋势,分享和交流先进技术和经验。

 

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生生物)牛鹏飞技术服务经理在会议上作了“后备母猪220日龄精准入群——‘220之翼’”报告,牛鹏飞经理从后备母猪批次入群现状、后备母猪早期参配入群的生产获益和后备母猪220日龄精准入群方案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全面解读“220之翼”方案能够帮助母猪更好地“优化情期、集中入群、提高参配”,并最高带来最高900元/头的成本节省。

 

一、后备母猪批次入群现状

 

后备母猪是猪场未来的希望和发动机,其培育质量直接影响到繁殖性能和生产成本,进而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率。在当前猪市场行情下,从后备母猪前端控制生产成本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后备母猪入群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情期管理不当、入群日龄不规范、整体利用率低下以及入群成本差异大。

 

具体来说,后备母猪的情期管理是关键,但常常被忽视;入群日龄不统一,一般在220 ~260 日龄之间;整体利用率在不同公司/场间差异大,一般在60%~80%;入群成本也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此外,后备母猪的平均参配日龄长达250 d左右,入群成本高昂。

 

即使是头部集团,其后备母猪管理流程也较为成熟,但各子公司/猪场间的入群日龄和利用率仍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一个生产指标的问题,更直接影响了母猪的生产成本。例如,母猪折旧费的差异就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点,有些猪场母猪折旧费较低,而有些则较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后备母猪批次入群方案被提出并尝试。

 

后备母猪批次入群现状

 

二、后备母猪早期参配入群的生产获益

 

在养猪业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一直是关键的议题。后备母猪的早期参配入群作为一种策略,为生产者带来了显著的优势。牛鹏飞经理从生产获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探讨后备母猪早期参配入群的益处。

 

首先,从生产获益的角度看,早期参配的后备母猪在生产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研究发现,230日龄之前参配的后备母猪,终生产活仔数更多,可利用胎次更高,断奶至配种间隔也相应缩短。这意味着尽早让后备母猪参与配种,有助于提高其繁殖效率和生产效益。

 

此外,早期参配的后备母猪也有助于提高整体分娩率。据相关数据表明,220日龄入群的后备母猪,整体分娩率更高,头胎产仔数相对更多。这进一步证明了尽早让后备母猪参与配种的策略是有效的。

 

接下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后备母猪早期参配入群带来的效益同样可观。研究表明,210~225日龄参配的后备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2.99头;而240~260日龄参配的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2.38头。这意味着早30 d参配入群,平均产仔数相差0.61头,仔猪头均出生成本相差9元。对于猪场而言,这意味着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

 

此外,对于一些猪场,通常在250日龄左右将后备母猪入群。然而,通过将后备母猪提前至220日龄入群,单头后备母猪入群成本降低450元。每头母猪按照终生提供66头断奶仔猪计算,则影响断奶成本6.8元/头。这进一步强调了尽早让后备母猪参与配种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后备母猪早期参配入群的生产获益和经济效益显而易见。通过尽早让后备母猪参与配种,可以提高其繁殖效率和生产效益,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养猪业的生产者而言,应当重视后备母猪的早期参配入群策略,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图片

 

三、后备母猪220日龄精准入群方案

 

在养殖业中,对于后备母猪的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整体利用率,许多养殖户都在寻求更精准的管理方案。近期,宁波三生生物首推后备母猪220日龄精准入群方案,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这个方案基于数据收集、遗传进展、精准饲喂和精细化管理,旨在让后备母猪在220日龄时达到入群标准。据专家介绍,后备母猪的体成熟时间通常在5~6月龄,即150~180日龄,而性成熟时间则更早。随着种猪遗传进展的推进,猪群生长速度越来越快,达到体成熟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数据显示,种猪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达到100kg的日龄越来越小,目前在160日龄左右。此外,对于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其产仔数也在逐年增加。这为后备母猪在220日龄参配提供了可能性。

 

对于后备母猪的管理,营养供给是关键因素之一。在210~220日龄期间,后备母猪的体重应达到125~130 kg左右,以满足参配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养殖户需要制定具体的入群方案。

 

方案一:在150日龄时将后备母猪从育肥段挑出来进行集中管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对后备母猪进行隔离驯化、疫苗免疫和情期管理。通过使用诱情公猪或公猪气味剂进行诱情,大约有50%的后备母猪能够在180日龄时建立初情。对于未建立初情的后备母猪,可以注射一针“艾力生”以促进发情。到了195日龄时,开始饲喂“孕力宝”,以加快初情期的到来。通过执行这一方案,可以确保后备母猪在更早的年龄段达到参配标准,提高整体利用率,并及时淘汰未利用的后备母猪。

 

图片

 

方案二:对于没有足够人员和栏舍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些猪场,可以在150日龄时引种并集中管理。在引种后进行疫苗免疫和隔离驯化等措施。到了160-170日龄时,统一注射“艾力生”,以帮助这些后备母猪建立初情。到了195日龄时,开始饲喂“孕力宝”,并在220日龄时对发情猪进行参配。不同猪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后备母猪220日龄入群方案

 

据研究数据显示,进行了情期管理的后备母猪参配率比未进行情期管理的提高8.6%,受胎率提升5.62%,后备母猪利用率提升11.93%。此外,后备母猪初情期建立越早,有利于提高三胎母猪留存率和增加木质的使用年限。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养殖户采用了“艾力生”等药品来促进后备母猪的发情。数据显示,使用“艾力生”处理的后备母猪静立发情比例高达78.4%,而未发情的后备母猪在使用药物处理后也有较好的效果。这表明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从而降低入群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当前的后备母猪入群模式存在参配入群晚、利用率低、参配原值高的问题。而通过实施220日龄精准入群方案,可以大大降低后备母猪的入群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益。无论是采用集中管理还是精细化管理方式,初情期管理都是必要的措施之一。通过合理的药物处理和饲喂管理,可以帮助后备母猪尽早建立初情期,提高其繁殖性能和整体利用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