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人人都想吃一口雪糕,绝不想多吃半口猪肉。
从年头冷到年中,猪肉冷,猪价冷,养猪人的“心”更冷!
但一年一度高考季的到来,却无意间“抬高”了猪价。
谢师宴,升学宴,宴宴都需要猪肉,养猪人喜笑颜开。
专家却说:进口猪肉便宜,多进些。
专家何出此言呢?
原来,疫情三年,透支了大众的钱包;经济下行,就业困难,工资调降,又重重削减了群众的收入来源。
为了让群众吃得起猪肉,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堪称现代版“只能再苦一苦养猪人了”!
但,我们也不免疑惑,都是一样养的猪,凭啥进口猪肉加了关税、运输成本,单价还能如此之低?
原来,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方面,生产成本低,产出效率高。
相比较于国内,国外一些养猪强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构建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模式。
一方面,产能过剩,单价过低。
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爆发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供应短缺,但是一些国家仍然拥有较高的产能,因此出口的猪肉产量增加,导致出口猪肉价格下降。
现如今,国内的猪肉产能早已经过剩了!
市场就那么大,国外多吃一口,集团多吃一口,中小散户就要少吃两三口!
要想抬高猪价,让大家都有饭吃,就必须要降产能,单靠“谢师宴”拉起来的零星半点能干什么?
但,散户降了,集团不降;集团降了,国外不降,照样是白费功夫。
我们只能从自身下功夫了,打铁还需自身硬!
将技术提上去,将成本降下来,猪价还是那个猪价,但利润却明显高了,也能有更多的喘息之机。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