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播恩集团有幸邀请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小红教授参加“双酸抗非行!走进播恩中国4.0时代”直播活动,与播恩集团服务部总监王志博博士一起,交流探讨“推开双抗下畜牧人心中的圐圙(kū lüè)”话题。
刘小红教授(中)与王志博博士(左)
以下为直播观点整理
Q:2019年经历非洲猪瘟的洗礼,您能介绍下当前行业的现状?
刘小红教授:从表面上看,非洲猪瘟影响供给,即生产环节。但实际上,非洲猪瘟的影响是全产业链的。
1.生猪生产的影响: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监测点的数据,2019年,我国生猪出栏54419万头,猪肉产量4255万吨,同比下降21.6%和21.3%,年末生猪存栏31041万头,同比下降27.5%。受此影响,预计2020年、2021年生猪供应仍然偏紧。
2、生猪屠宰加工业的影响:2019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政策调控为转活猪长距离运输为就近屠宰和鲜肉的冷链运输。农业农村部通过清理整顿和审核认定了5005家生猪屠宰企业,加快引导企业向生猪主产区布局屠宰产能,大型养猪集团纷纷向食品企业转型升级。
3、饲料与种源供应的影响: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2019年饲料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加上2020年饲料减抗替抗行动,饲料供应的效率、增加了成本;在种猪供应上,非洲猪瘟抗原检测阴性的纯种、二元杂母猪的供应仍偏紧。
4、对猪肉消费的影响也非常大:2019年我国猪肉供应量(含进口量)为4465万吨,同比下降20%,猪肉消费减少1059万吨。预计2020年我国猪肉消费量仍趋下行,猪肉消费支出仍趋上行。
刘小红教授
Q:NCP的出现,对我们的生猪产能会不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刘小红教授:对行业来说,每次爆发严重危害行业的疾病,都会促使我们去转型升级。为此,我们从业人员从认识上要树立敬畏之心,敬畏大自然,敬畏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病毒。
非洲猪瘟疫情,对供给侧带来极大的挑战的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生物安全、猪舍建筑等的升级,生产工艺的转型;NCP疫情,则对消费端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酒店式、集聚式、会议式消费断崖式下降。在防控宣导下,全国人民对理解病毒、感受病毒危害、了解传播途径、理解隔离和自我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知识背景对从业人员理解非洲猪瘟、敬畏非洲猪瘟、提升非洲猪瘟综合防控的执行均有很好的正面意义。
总体上,新冠肺炎的发生对生猪产业来讲,只要疫情控制进展顺利(30天内控制),短期来说主要影响一些中小养殖企业,或者一些计划近期复产增养的企业,但这种影响只是短暂的;长远来说,对非洲猪瘟防控甚至动物疫病防控、热鲜肉消费向冷鲜肉消费转移、猪肉消费的恢复甚至增加等均是有利的,同时为大型集团化企业从生猪生产者向猪肉生产、加工一体化食品企业升级提供绝好机会。
爱猪网、中国养猪网、猪易网三大媒体同时转播,吸引了24万+畜牧人士观看。
Q:双疫情下,2020年国家出台了饲料行业全面禁抗的行动。在此背景下,我们播恩有什么应对策略?
王志博博士:播恩在十年前就看到饲料行业的这种无抗趋势,当时就启动了研发,并做了许多技术储备和解决方案,播恩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农业农村部生物饲料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其中“四驱双酸发酵料”是播恩研究院生物研究所与欧洲技术专家,根据猪各阶段的消化生理特性和我国猪养殖情况,结合我国的饲料原料及加工工艺,精心筛选高效优质菌种,经过大量系统的试验研究,研制出深度发酵生物饲料。它在人为可控制的条件下,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
现在猪营养时代已经进入清洁营养的4.0时代,它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安全。通过广泛使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发酵饲料达到替抗、环保、安全的效果,来实现养猪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志博博士
Q:非瘟猪瘟发生一年多了,有些人尝试了复养,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的。失败的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王志博博士:在我们接触到的一些猪场案例里,很多猪场往往都是生物安全体系做的很不错,但忽视了饮水和饲料安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做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饮水途径,感染非洲猪瘟的最小感染剂量为1TCID50(即1个非瘟病毒);通过饲料途径,感染非洲猪瘟的最小感染剂量为104TCID50(即10,000个非瘟病毒),通过饮水感染非瘟的风险远高于饲料。
在罗马尼亚爆发的非洲猪瘟,其感染源头可能是使用了ASFV污染的水源。因此,禁止直接使用溪水、河流水、湖水等地表水喂猪,最好使用深井水。为此,针对非瘟病毒的pH耐受范围在3.9~13.4这一特点,建议使用播恩液态酸化剂-罗剂,调节猪场饮水的pH到3.8。通过饮水酸化,可以做到:1、减少水中病源微生物(病毒、细菌等等)载量,降低发病可能性;2、清洗水线(包括管道、水嘴、水塔等),去除生物膜存在,改善水质;3、提高猪群免疫力,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并减少腹泻等疾病的发生,确保猪群健康。
Q:在当前情况下,养殖户要想做好复产,有哪些关键步骤要注意?
刘小红教授:复产不能盲目复产,我们要根据非洲猪瘟的科学防控规律,有计划地跟进。
1、制定复产计划,我们要组织猪场人员进行头脑风暴会议,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进来,让他们清晰了解自己在复产上要做的具体工作;
2、要清除我们猪场的污染物,这是很关键的步骤。对我们的场区、生产区,尤其是有机质要做彻底的清除,对猪舍做全方位的清洗和消毒。
3、全覆盖采样评判检验工作,我们要对猪场清洗的效果做检测评估,确保厂区的每一个部位都是阴性的。
4、生物安全防控要升级,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先用哨兵猪饲养,生产人员也可以同时模拟一系列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其中农民日报上发表的《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猪生产九项关键技术》里,也提到复产建群准备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要做好技术贮备:全部清群(或单元清群)结束后,对疫情进行风险等级自我评定,并依据污染面和qPCR环境检测,制作生物安全风险等级电子平面图;
二是统筹衡量、区别对待。按照污染面的大小、污染程度等进行等级划分,由高到低进行清扫、清除、清洁。
三是按照猪场布局及生物安全四级关口(绿/黄/橙/红)进行清除、消毒工作,每个区域完成验收后进行封闭隔离,停止一切人员操作。
四是全部工作同步进行,多目标统筹协调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