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太贵?这是最近大家茶余饭后高频率出现的谈资。有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方面消费者抱怨猪肉价格飞涨,一方面肉制品企业则赚的盆满钵满。
当国内生猪价格不断攀升下,受进口肉业务的带动,肉制品企业双汇发展发布的2019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双汇发展实现营收165.53亿元,同比增长28.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4.38亿元,同比增长23.88%。
进口肉平衡成本
双汇发展在上述业绩公告中坦承,在国内生猪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较好的利润增长,主要是公司在前三季度加大海外猪肉进口,平滑了肉制品成本,同时在冻肉销售方面实现较大盈利。
在经营业务方面,双汇发展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屠宰生猪1127万头,比同期下降6.35%;鲜冻肉及肉制品外销 233.65万吨,比同期下降1.08%。尽管屠宰量有所回落,但进口或贡献更多利润。
可见, 面临国内外猪肉增长趋势的变化,双汇发展及时调整了方向,即一方面进口肉业务的持续增加,一方面国内生猪业务则有所缩窄。
“从目前来看,公司存货仍在较高水平,判断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低价库存肉会缓慢释放,对业绩形成支撑。同时判断2019第四季度公司会继续大量进口海外猪肉,也会对冷鲜肉板块业绩形成贡献。”双汇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
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历史生产周期,猪肉价格已经到了最高水平了,按照常规,要出现回落。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出现了非洲猪瘟影响,成为了国内生猪价格飞涨的根本原因。另外,今年政府的货币投放很高,政府债务的增幅和企业债务持平,这样有缺口的猪肉行业成为了投资对象。“从目前到春节,都会保持高位水平,有可能到春节后会暴跌一阵,不排除有人为因素有意推高猪肉价格。”
多次提价改善利润
非洲瘟疫的影响仍在发酵,2018年年底至今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减少,供给或将持续低迷。受文化习俗和消费习惯影响,猪肉需求端量大且稳定。
太平洋证券指出,为了更多的可持续利润,双汇发展在年内5次产品提价的背景下,肉制品销售较为稳定实属不易。为了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从去年年底逐渐提高出厂价,今年已经累计提价幅度达到10%以上,预计2019年11月-12月份仍会迎来提价窗口。
双汇发展表示,今年提价的产品涉及高中低档产品,提价后预计产品销量短时间受影响,但作为肉制品的行业龙头,具备话语权,未来若成本继续上升,不排除继续提价的可能。肉制品成本方面,预计公司将适度加大美国进口猪肉和前期低价库存肉的使用,限制后期成本的上涨,同时利用国内有利的税收政策提升盈利,保持肉制品整体利润率的稳定。
业内分析,如果明年猪肉原材料继续上涨,双汇仍会继续采取小幅提价措施,如果能够提价成功,一旦成本下降,就会有比较大的利润弹性。今年公司肉制品板块不断提价,为今后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旦猪肉成本下行,公司肉制品板块利润弹性也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