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碳中和走进普通百姓的视野,一夜之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
说到“碳中和”,随着市场之前一顿操作猛如虎,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词汇不再是“两眼一抹黑”。阳光明媚的四月,资本市场上的碳中和相关股票、基金灿烂怒放,成为这个季节中最靓的仔!
碳中和是什么?
碳中和,通俗点理解就是通过环保、新能源替代、园林等等方法中和掉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得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量为零,更直接点就是: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对于畜牧业来说,在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将逐步由数量增长转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的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
01、畜牧业如何“降碳”生长
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约为40亿吨,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万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之一。
农牧行业的发展有周期性,猪少的时候要解决民生的问题,现在猪慢慢多起来了,解决了猪肉需求的同时,臭气扰民的问题浮现,投诉随之增加。其中臭气扰民,成为中国养殖行业重点处理的难题。这是行业性的,从养猪老板的角度出发,大部分是被迫的、无奈的一种做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拒绝养猪臭味,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由此催生了猪场除臭的需求,这纯粹是市场倒逼养猪业的结果。
政策风向及行业特点催生了畜牧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的几大路径:一是环境整治;二是资源整合,优化资源与畜禽养殖的匹配关系;三是养殖监管,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友好行为的政策与法律约束。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表示:养殖都是靠粮食的,减少每产一斤猪肉对粮食的消耗做得好,就是对碳排放最大的贡献。未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将围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第一,围绕高质量,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探索高效发展模式,带动畜牧养殖主体提升养殖水平,达到低污染、减排,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二,科学跟踪测算畜牧业碳排放,制定碳达峰和碳中和路径规划。重视畜牧业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研发,规范绿色低碳畜牧业的相关技术标准,科学指导产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促进畜牧业与可再生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畜禽产业相关的秸秆、畜禽粪便等,促进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抵扣畜牧业碳排放,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02、猪企玩转“节能减排”
众多农牧企业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节能减排新方式。从环境、饲料、粪污处理等方面进行优化,让养殖降碳更加具体化,也为更多农牧企业践行“碳中和”提供了新思路。
接下来跟着小编来看猪企玩转“节能降效”新花样~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果园养殖农场新建节能环保猪舍,冬季利用地窖地热和猪群余热猪舍取暖,母猪和育肥猪舍内温度稳定,保温效果不亚于燃煤燃气。而且用节能环保猪舍比传统猪舍可减少耗煤约151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5%,降耗减排更节能。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果园养殖农场的节能母猪分娩舍
广西扬翔贵港新华猪场一改常规饲料配比喂养,以低蛋白质日粮配方技术赋能生猪养殖,采用低蛋白日粮的饲养方式,氮排泄量降低14.8%,堆肥过程氧化亚氮排放量减少了32.15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253.86吨二氧化碳当量,总量减排11.24%,“减排”效果非常可观。
广西扬翔贵港新华猪场的膜堆肥系统
未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将围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实现转型升级发展。举个例子,以生猪养殖产业链碳中和为突破口,拓展至综合农业和生态环保等其他行业;从饲料种植加工到生猪养殖,再到粪污管理,以及下游的农林种植等一系列环节,减少或利用养殖、生产、加工环节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碳排放,被果树等植物利用,这就是最简单的碳中和。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