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标准、守标准、相互信任,是德康农场主养好猪、挣大钱的关键所在。
怎样把标准、流程一字不落地落地落实,怎样和农场主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是每一名优秀生产管理专员的基本功。
今年以来,随着“双一流”农场团队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生产管理专员和农场主,用优秀成绩展现德康逆势上扬、敢打硬仗的坚韧品性。
把农场主当亲人对待
今年7月,江安德康生产管理专员蒲斌管理的一个家庭农场在成本前5%和分娩率指标中位列集团前五,获得表彰。
“其实获得表彰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在狠抓生产的过程中给予农场主必要的关怀。”蒲斌说,要让农场主充分信任专员,首先要拉近和农场主之间的心理距离。
遇到成绩不佳的农场时,蒲斌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来和农场主聊天,在了解问题的同时也安慰他们,在这过程中蒲斌也会告诉他们怎么获得更多代养费。
“农场主和我们合作,首要前提就是赚钱,所以这常常是我和农场主交流的切入点。”蒲斌告诉头条君。
除了帮农场主提高生产成绩,蒲斌还特别细心。每当有农场主要过生日时,蒲斌总会事先准备好一个蛋糕,专程到农场给农场主过生日。
“刚开始去的时候,他们也很惊讶,但更多的是开心和感动,这也有助于工作开展,让农场主从心底里信任我。”蒲斌说,我们把农场主当亲人对待,农场主也会明白我们是发自心底对他们好,从而紧紧跟着公司标准走,把成绩做上去。
基础打牢是制胜关键
今年以来,新平德康生产管理专员彭肖龙曾多次获得集团表彰,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农场“新星”。
要问诀窍是什么?打牢基础是他的秘籍。
“后备母猪饲喂、免疫、保健、驱虫、消毒五大程序必须严格落实到位,这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如果这些没做好,又怎么指望母猪产下健康的小猪呢?”彭肖龙说,对于二号农场,母猪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不管是从没养过猪的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老手,他接手后,都会严格抓牢母猪的喂养。
农场主范晖就是这样,在彭肖龙的带教下,成长为一名听话照做的优秀养户,今年已经数次获得表彰。
“刚开始不懂养猪,但我知道,彭专员让我做什么我就必须真正落实,反正他不会坑我。”范晖说,从关猪到现在,他的农场在彭肖龙的指导、带教下,生产成绩越来越好,自己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范晖虽然刚开始什么都不懂,而且年龄也比较大,对新知识接受起来比较慢,但他从来都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所以生产成绩一直稳中有进。”彭肖龙说,因为一开始范晖基础打得很扎实,每天都会给他汇报农场里的情况,按照标准、流程从事生产,所以在今年4月和7月获得了表彰。
“没有不合格的农场主,只有不合格的专员。”彭肖龙说,只要一心一意为农场主着想,帮他们把基础打牢,成绩提升、获得表彰是早晚的事。
切实帮农场主解决问题
“在管理农场过程中,只要农场主有问题,就要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利于获取农场主信任。”仁寿德康生产管理专员李亚欣说,农场主和公司是合作关系,只有把服务做到位,农场主才会真心实意跟着德康走。
为此,李亚欣从农场关猪开始,就带着农场主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流程。对于完全不懂养猪的新人,李亚欣会长时间驻场帮扶,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技术讲解,并一遍又一遍示范,让农场主在观摩的过程中逐渐加深记忆,熟悉生产流程。
重复示范多次后,李亚欣便会放手让农场主操作,自己在一旁观察,找寻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让标准在农场主手中不“走样”。
一来二去,农场主逐渐掌握技能后,也积攒了对李亚欣的一些认可和信任。
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李亚欣也是第一时间就给予农场主指导,做好服务,提供关怀,让农场主感受到德康的温度。
“农场主看到我们的付出,加之成绩提升,自然干劲越来越足,对我们德康的依赖也越来越强。”李亚欣说。
正是因为真心实意为农场主服务,切实帮他们解决问题,李亚欣管理的其中两个家庭农场在一次集团表彰中斩获三项单项指标奖励。
打造“双一流”农场团队,不仅仅要提高农场生产成绩,更要把愿意跟着德康走的农场主紧紧团结在公司周围,让大家一起为德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向高端食品生态圈建设者这一愿景不断前进。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