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农业智慧,提升生命品质”为定位,甄选勇于突破的猪场领袖、行业精英、创业创新者,《江西名猪场》专题报道由播恩集团和南昌市辉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通过访谈对话形式,联通线上+线下报道,旨在为江西养殖行业企业家提供互通互融、相互交流的舞台。
本次专访特邀龙南益昕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桂林,为读者分享龙南益昕的发展之道。
采访的当天,江西省龙南市阳光灿烂,时隔一年,笔者再次回访龙南益昕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的徐总徐桂林。这一年的时光里,行业风云突变,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生猪的价格却盛极而衰,每况愈下,许多养猪人为此愁白了头,非瘟又始终徘徊不去,许多业内人士陷入了悲观情绪之中。但据笔者事先了解,一年过去了,徐桂林的猪场规模不但没缩水,反而还从600头增加到了1000余头。再见到徐桂林,依旧是成竹在胸,处变而不惊的神色。
很难想象,徐桂林在2013年创业时,只有10头母猪;转眼七八年过去,多少人一事无成,又或折戟沉沙,甚至还在为前路迷茫,而他已经一步一脚印,将自己的猪场规模扩大到了1000余头。其创业之路,着实让人好奇。
在探寻徐桂林事业腾飞的契机时,他谈到主要得益于两次猪周期带来的红利,一次是在2016年,一次则是在2019年。正是在这两个时期,他把握机会,果断盘下新的猪场,让自己的存栏规模出现快速的增长。徐桂林说,猪价低迷的时候就休养生机,等到猪价好的时候,就主动出击,主要步子别迈太快,就一定能走得越来越好。在读书时期徐桂林就下定了从事养猪行业的决心,毕业后也积极到大企业的猪场苦学技术,他的眼光没有看错,而时代迎来的特殊风口,给了他一飞冲天的契机。
当然,单人只剑开辟事业,说起来荡气回肠,但其中苦楚,他人怕是难以体会其中万一。徐桂林回忆,自己刚刚创业的时候,没有钱,买种猪都只能刷信用卡,连养活自己都有困难,而养猪又是个需要不断投钱进去的行业,所谓一文钱也能难倒英雄汉,真可谓步履维艰。当时考虑到生计问题,又觉得自己拥有技术优势,徐桂林又开了家兽药店,虽然他在大企业服务了好几年,养殖技术不错,但营销在刚开始却是两眼一抹黑,当地的养猪行业又是散户为主,可说是磕了满头包。最困难的时候,他发不出工资,店里只剩下他自己和最后一个员工,这位愿意同甘共苦的员工后来成为了他的爱人。
徐总苦笑道:“当时非常困难,我们有一次上午卖出些货,好不容易有点钱,但是要请客户吃饭,却不够到外面吃,只能买点菜回来自己做。我爱人本来不会做菜的,最后为这学了做饭做菜。客人点评说:‘你这菜看着倒是好吃,吃起来就匹配不上卖相了。’但客人却也爱来,吃饭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讨论些养猪技术,和客户培养感情。我也是慢慢才懂得怎么跟他们打交道的。”
回忆着这些点滴,徐桂林满是感慨。
“做饭请客那一顿之后,晚上我们两个人就只能吃泡面了。”他补充道。
谈到最大的危机,徐桂林认为当然是刚创业、又缺钱又缺人的时候,但在2016年的时候他也遇到了其他的危局。是的,徐桂林的猪场规模迅速扩大时,正是他认为危机重重的时候。“养猪业和过去已经大大不同。以前越穷越想养头猪,现在养猪已经成了需要巨大资本投入的行业。那时候我们其实是在高位盘下的猪场,随后猪价就开始了下滑。”徐桂林说道。当时的光景与2021年的行情十分相似。“当时我们果断停止扩张,淘汰落后产能,不需要的小猪统统卖了,休养生息,最终才顺利度过局面。”
这危局,是风雷,徐桂林却也不是池鱼。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雷便化龙。
徐桂林(右二)和营长唐艺彬(右一)
如今,面对新的低潮期,徐桂林恳切说道:“该做的事情还是不要落下。比如打疫苗,如果猪都没了,损失岂不更大?而说到饲料,我们还是要看料肉比,几块钱的优惠很可能会在料肉比亏出去。”徐桂林又谈到非瘟,他认为内外结合、层层抵御、预案完善是重要的应对之策。
从业多年,徐桂林身上慢慢养成了一种静气。他说,进入这个行业,不能抱着投机的心态,要始终把养好猪当作工作重点,要对行业抱着热情,拥有坚守下去的决心和勇气,不断去深耕,步伐则要平衡,保持平常心,只要方向没有错,我们总会越走越远。
铢积寸累,终能破茧成蝶!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