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华凭借十余年联苗研发技术,重磅推出新品沃蓝圆泰赋能猪病防控
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猪场同样需要持续进步来防控不断变异的病原。3月29日,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华生物”)在杭州西子湖畔隆重召开新品发布会,蓝耳、圆环二联苗混合免疫新产品——“沃蓝圆泰”重磅发布。来自全国各地的规模猪场、代理商等代表360余人共聚一堂,交流学习当前疫病防控新形势与联合免疫策略。
新品发布会
防控不当蓝耳反弹,欧洲型新毒株悄然流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
谈养猪必然绕不开当前的热点话题——非洲猪瘟。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介绍当前疫情流行特点时表示,非瘟致病性由烈性转为温和,确证由简单变为复杂,由典型到模糊,流行特点由点式暴发到地方流行。总结来说就是隐蔽性更强、损失更大并且难以净化。同时导致其他疫病混合感染几率增加,特别是蓝耳病。
蓝耳病持续高发的原因显而易见:1.虽然防非生物安全提高了,但是有些猪场却不免疫蓝耳病疫苗了;2.多处购入仔猪育肥;3.母猪盲目补栏,三元母猪留种普遍;4.温和型非瘟引起繁殖障碍的误判;5.温和非瘟与蓝耳混合感染。
据蔡雪辉介绍,蓝耳病毒株也在不断变化。当前的流行形势为更复杂的遗传多样性,NSP2缺失多样性、进化分支更加分散;出现新的PRRSV分支,NADC34样毒株、QYYZ株与GM2株开始流行,出现弱毒疫苗衍生毒株;欧洲型毒株在我国局部地区悄然流行。2014-2019年ORF5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哈兽研检测到的毒株均属于北美洲型,由HP-PRRSV为主流毒株转为NADC30样毒株为主流毒株与多种PRRSV株共存态势,新的毒株不断出现。
生物安全抓重点,把握七大风险点
浙江大学余旭平教授
谈到防控疫病,很多猪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提升生物安全,这确实是保护猪群的重要手段。浙江大学余旭平教授认为,生物安全的本质就是不让病原接触到猪群。余旭平告诉大家,不同的病原传染源排毒的方式和量不同,病原在外界的抵抗和耐受能力不同,感染机体所需的病原剂量也不同。
与蓝耳、口蹄疫等传染性较强的疫病相比,非洲猪瘟传播速度慢,如果发病猪舍为实体水泥墙,则隔壁栏不容易传播;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较大的感染剂量,明显不如口蹄疫和蓝耳病,如果掌握科学的防控方法,可以有效地将非瘟拒之门外。
以非瘟防控方案为例,余旭平介绍牧场防控的主要风险点,有以下7点:人员出入;月台和装猪车;尸体、粪肥转运;饲料与运输车辆;兽药、疫苗、小件用具、快递和个人用品;食堂采购和就餐;水源。其余因素还有引种、蚊虫鼠蚁、鸟、猫狗等野生动物。
防控蓝耳科学免疫是关键,选对疫苗很重要
华南农业大学黄毓茂教授
据蔡雪辉介绍,哈兽研分析了超过9000家猪场的流行病情况,其中蓝耳病发病率高达17.02%,仅次于腹泻,如果考虑到腹泻由多因素导致,单病原流行最普遍的当属蓝耳病。华南农业大学黄毓茂教授表示,当前无序引种导致蓝耳病流行对生产影响大,饲料禁抗及临床加药保健不方便,母猪健康度差。
众所周知,蓝耳病可造成流产、死胎等重大损失,也是令人头痛的免疫抑制病,猪场应提高防控理念。黄毓茂介绍了四点蓝耳病有效控制与快速净化的经验:
1. 弱毒苗免疫同化后备母猪(包括经产母猪)引进后备猪弱毒同化及灭活苗免疫,体温体检淘汰。
2. 分批次免疫灭活疫苗,早晚三天逐头测量体温反应少则加速淘汰,体温反应比例偏高则15天加强免疫,直至很少母猪有反应,直接淘汰反应猪直至达到逐步净化。
3. 以后母猪普免或跟胎怀孕90天免疫,免疫灭活苗后所产仔猪病毒阴性。
4. 断乳仔猪分开饲养,免疫灭活苗或不免疫,商品场也可在保育猪免疫一次弱毒疫苗。
沃华生物猪苗技术部主任徐海军
当蓝耳遇上圆环,两种免疫抑制病会为猪场制造更多麻烦,我们该怎么办?沃华生物猪苗技术部主任徐海军建议阳性发病场选用与猪场毒株匹配的弱毒苗,同时使用沃蓝圆泰灭活疫苗方案,再配合药物可以使猪场回归稳定,之后持续使用灭活疫苗。
联合免疫已成趋势,圆环蓝耳联防联控相得益彰
据蔡雪辉介绍,未来蓝耳苗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点:能刺激较好的天然免疫应答,可以提供更广的交叉免疫保护,未来的疫苗具有标记的DIVA疫苗。而猪场想要的不仅仅是防好蓝耳。徐海军告诉大家,实践中发现蓝耳容易与圆环混合感染,加重猪群发病,二者都为免疫抑制病,防控时不应厚此薄彼,而频繁的免疫不仅导致猪群应激,还会加重猪场工作强度。
沃华生物猪用生物制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耿兴良博士
针对猪场防控疫病与减负的需求,沃华生物大力研发联合免疫技术。据沃华生物猪用生物制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耿兴良博士介绍,沃华生物依托微生物工程实验室、免疫佐剂工程技术中心和高新企业技术中心三大平台,与山东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展开科研合作,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疫苗,猪细小病毒VP2蛋白杆状病毒病毒表达(4拷贝),猪瘟E2蛋白杆状病毒表达(4拷贝),猪副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AL-A、06257、D15)等猪用疫苗领域齐头并进。
沃华生物新品沃蓝圆泰
据了解,沃华生物拥有涵盖油乳剂、铝胶、类脂三大佐剂的40多个鸡、鸭、猪等畜禽防疫用生物制品,年生产能力100亿羽(头)份,拥有国内唯一绿色环保型的畜禽用类脂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据耿兴良介绍,沃华生物运用高密度发酵、抗原精纯工艺、佐剂联合研发、乳化工艺四大工艺保证疫苗品质出众。
据徐海军介绍,今天发布的新品沃蓝圆泰一针双防,精准防控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有效解除免疫抑制。据了解,沃蓝圆泰精选毒株,可以交叉保护当前流行的蓝耳病毒株,同时采用复合抗原技术可以保护PCV2b和PCV2d毒株。同时采用互融性细胞免疫加强型复合佐剂,疫苗应激更小,据山东方舟威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方涛介绍,自己服务的十多家猪场均未出现应激反应。
沃华生物总经理吴正宏
沃华生物总经理吴正宏表示,沃华生物在禽用联苗领域有十多年研发经验,同样具备沃圆清++、沃富连宁等多款猪用联苗产品,对于多种细菌病、病毒病可以做到一针多防。目前圆链副、圆支蓝、圆细蓝、圆支链副流等多款联苗新产品正在研发中,未来沃华生物也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为养猪业抗非、减抗贡献更多优质疫苗产品。
拍照记录干货
部分大会特邀嘉宾
禁抗防非、减负增效,7位行业精英分享策略
圆桌论坛顺序——从左至右:山东方舟威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方涛、顺鑫农业兽医总监潘永杰、中国农业大学王楚端教授、河南农业大学王川庆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毓茂教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彭志锋博士、沃华生物猪用生物制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耿兴良。
想把猪养好,专家们高屋建瓴的建议含金量十足,会议圆桌论坛环节邀请多位国内顶尖专家汇聚一堂,头脑风暴令参会嘉宾大呼过瘾。
河南农业大学王川庆教授:当前是风险大于机遇。一方面是禁抗,限用饲料抗生素,非瘟以外的一些疫病防控难度上升,想防好细菌性疾病,做好生物安全非常重要。
疫苗免疫方面,家禽业在联苗的使用比猪苗要更普遍一些,因为猪的免疫机制和家禽不一样,如何做好联合免疫,需要高校、研究机构、疫苗企业更多的研究。但是联合免疫确实是未来的趋势。
中国农业大学王楚端教授:养猪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应激,但是打疫苗的时候应激很难避免,甚至是有些佐剂应激比较大,此外疫苗注射时还可能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所以我们不断在追求应激最小的方式,比如联合免疫、喷雾等形式。
华南农业大学黄毓茂教授:蓝耳和圆环是猪场主要的免疫抑制病,如果防控不好,细菌病也不好防,减抗禁抗的工作也会遇到难度。养殖的目的是提供廉价的动物蛋白,提高养殖效率是关键,联苗是很好地选择,可以有效地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但是疫苗不是随意乱联的,比如弱毒苗之间可能会起冲突,联苗需要研究和验证以及科学应用。
我们的猪病越来越复杂,责任在谁?育种、养殖、饲料、兽医……大家都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都需要从理念上反思改进,科学地减抗减苗,净化疫病,达到高效养殖的结果。
顺鑫农业兽医总监潘永杰:联苗在猪场的应用,对于减少交叉感染有不错的表现,现在很多猪场还是用单苗,伪狂、猪瘟、蓝耳等多种疫病都依靠单苗防控,对于技术成熟的联苗产品可以尝试。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彭志锋博士:疫苗是不是必须的?是的,无论对人还是动物,疫苗都是很好地保护手段。生物安全和疫苗不能偏废,都很重要,但是也不能过分夸大任何一方的效果。非瘟来了,大家生物安全提升,但是我们检测到其他的疫病都没有消失,所以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同时,也不能停止常规疫苗的使用。
很多地区猪场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目前国家在推动减抗禁抗非常有必要,但是抗生素使用的少了,做好疫苗免疫的意义就非常重要。
山东方舟威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方涛:非瘟发生后,我们帮助十多家猪场做生物安全和非瘟防控,取得比较好的成效后,介绍他们尝试了沃华的联苗产品,经过检测抗原含量、纯度都有很好的表现,常规疫病防控取得不错的效果。而且安全性也很不错,没有一家猪场出现疫苗应激的情况。
沃华生物猪用生物制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耿兴良:生产一线上疫苗和药物滥用对猪群的伤害非常大,我们一方面通过生物安全来改善环境,另一方面提升猪群的免疫力。沃华生物致力于通过联苗减少疫苗滥用和对猪群的应激,我们做联苗的原则有几点:首先,考虑不同抗原之间会不会冲突,对不同的抗原种类和含量进行配比、调和;其次,筛选对各种抗原都更有效的佐剂,此外还要研究如何更好地使抗原刺激产生细胞免疫机制。
晚宴精彩花絮
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