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品牌 > 内容

猪厂里的变革 广西扬翔要让每一块肉有源可溯

美丽猪场 2019-01-29

阅读()

 在广西贵港,邹庆坚管理的一个“楼房猪厂”里,传统的主要依靠人工的养猪模式已经被完全颠覆,智能化、自动化替代了原来的粗放模式。

猪好多
  金羊网记者李国辉实习生韩羽柔
 
  刚过去的2018年,对于邹庆坚来说,算是“悲喜交集”的一年。
 
  令他“悲”的是,肆虐全国多个省份的“非洲猪瘟”,让养猪行业进入了“黑暗时刻”,作为广西扬翔股份养猪事业部的副总裁,邹庆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喜”的是,2018年8月份开始上线投入使用的智能养猪生产线,将原有的猪场模式和环境彻底变革。在智能猪厂,毛猪成本从近6元降到了4.97元,养猪环境也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防疫的水平。
 
  “利用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以让每一块猪肉都有源可溯。”武汉大学信息安全学院教授崔晓辉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都在为“智能养猪”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他们认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加速推进农牧行业的智能化,并将以此重塑农牧产品的生产链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将最终为食品安全提供溯源保障。
 
  毛猪成本下降近一元
 
  在广西贵港,邹庆坚管理的一个“楼房猪厂”里,传统的主要依靠人工的养猪模式已经被完全颠覆,智能化、自动化替代了原来的粗放模式。依靠机器,猪厂可以实现自动控温降温,加上排气和水体处理设施,猪厂环境大大改善。
 
  如今,每一头猪进入智能猪厂,都要进行准确率高达99%以上的“猪脸识别”。依靠扫描猪栏上的二维码或对猪进行识别,就可以从掌机上得知这一头猪的生长情况。一键按下,“精喂仪”就可以根据每一头猪需要的营养精准下料。
 
  “过去养猪环境和现在差异太大了。”邹庆坚说。15年前,他从广西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养猪生产一线工作。原来养猪基本上是纯粹的人工,比如在鉴定母猪是否适合受孕时,主要是靠饲养员人为观察,这需要饲养员对猪的行为习性有比较深的了解。
 
  “新手看不准,配种就难以成功,但引进智能养猪模式以后,就算没有太多经验和技术的饲养员,也能准确地帮猪进行配种。”
 
  邹庆坚告诉金羊网记者,这一帮助猪厂鉴定母猪是否适合受孕的工具叫“查情器”,通过对母猪的发情情况进行智能查询,母猪的准确受孕率已经达到97%。而传统人为观察的话,受孕率约为92%。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猪厂,还可以利用智能测膘仪对猪的肥瘦进行评分。
 
  “以前我们只能通过人为观察判断猪的肥瘦,现在有了测膘仪检测猪的膘情,再根据膘情进行科学喂养,不仅可以控制膘情,提供猪所需要的营养,还能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喂料带来的饲料浪费。”邹庆坚称。
 
  引入智能养猪的模式,让邹庆坚的管理压力大大减轻。以前每个厂区都需要一个厂长来安排生产计划、派工以及统计数据,现在,只需要通过掌机上的app就能指导饲养员工作,还能对员工进行考核。如今,智能化的养猪模式也能够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养猪行业。
 
  经过半年的试验,在邹庆坚管理的智能猪厂,每一头母猪一年预计可以多增加1200元的收益,毛猪出栏成本则已经降低到了每斤4.97元。
 
  “通过智能养猪,成本至少可以比原来降低一元以上!”邹庆坚说,从猪的营养测定到猪场的生产管理,智能养猪模式对每个环节的提升,都能不断降低生猪养殖成本。
 
  广东企业转型、精益管理专家余伟辉告诉金羊网记者,传统养猪企业向高效的智能养猪方式转变,通过标准化、精益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养猪价值链全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养殖生产,可以提高养殖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缩短养殖周期。
 
  金羊网记者了解到,如今扬翔集团已逐步将旗下的猪厂改造成智能养猪模式。
 
  人工智能助力科学养猪
 
  猪厂里的变革,来源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互联网的结合。
 
  对于“智能养猪”的产业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张尧学认为,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农牧行业的智能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新型计算模式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云端、边缘端和终端的深入融合,成为农牧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有效驱动力。”张尧学称。
 
  广西扬翔的智能猪厂,技术支持来源于广州的影子科技。在广西扬翔的数十年的养猪大数据支撑下,这一致力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科技企业开发了“FPF未来猪场”互联网智能养猪平台,并相继研发了精喂仪、测膘仪、查情器等智能设备,如今已迭代多个版本。
 
  影子科技CEO何京翔告诉金羊网记者,“智能猪厂”就是要通过大数据,把“人、猪、物、场”搬上互联网,进行智能管理的养猪新概念,真正实现“互联网养猪”。
 
  “改革开放四十年,但养猪业仍然主要依靠传统的手工,人拿肩挑的时间很多,我们希望通过新技术提高整个养猪产业链的效率,使它更加安全高效。”
 
  何京翔称,2019年将是智能养猪规模化爆发的一年。如今,影子科技已与国内许多规模养猪企业达成合作,推进智能养猪进一步落地。
 
  对于“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防控上,何京翔则称,“智能养猪”模式还无法做到直接的防控,但是,通过智能设备对猪厂的改造,却可以减降低猪厂被污染的可能。
 
  要让每一块肉有源可溯
 
  武汉大学信息安全学院教授崔晓晖同样在为“智能养猪”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的大数据云计算实验室和产业结合,产业界为我们提供平台和数据,而我们则把研究成果运用到产业界。”
 
  崔晓晖的应用是区块链技术,在他看来,目前食品供应链追溯存在着信息流通不畅、产品伪造与丢失、追责难度大、自动化程度低、溯源防伪多样性等问题。在猪肉产业链中,不仅涉及企业多,且溯源系统的公信力不够,而逐渐成熟的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智能养猪”提供完美的溯源支持。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溯源系统,但各种溯源系统都是一种中心化的溯源系统,消费者很难相信。如果出现安全问题要追踪整个产业链的话,非常复杂,并且每一家企业数据格式都不一样。”
 
  他认为,“智能养猪”实现了将猪厂搬到了互联网上,为区块链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基于区块链技术在生猪流通、屠宰加工、市场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建立猪肉生产全产业链管控云,企业可以共同构建猪肉生产流通全链条的食品安全保障平台,消费者有机会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追溯。
 
  “假如我们在市场上买一块肉,每块肉都可以有一个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知道这一头猪是什么时候出栏、什么时候屠宰,曾吃过什么药,、喂过哪个品牌的饲料,甚至可以溯源到这只猪的基因来源。”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