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蓝耳病难防,如何利用检测实现猪蓝耳病的精准防控?

信得科技 2023-03-31

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蓝耳病病毒(PRRS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主要影响包括生殖障碍、呼吸道感染和免疫抑制等,给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蓝耳病病毒(PRRS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主要影响包括生殖障碍、呼吸道感染和免疫抑制等,给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信得猪病检测中心2022年的流调数据显示,猪蓝耳病单独感染占比39.77%,与其他病原的混感占比60.23%,疾病发生时主要以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主,因此目前很难辨识到疾病的典型特征,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难以进行猪蓝耳病的准确诊断,在这种流行趋势下,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因其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成为疾病诊断、监测预警和免疫程序调整等方面的有效手段,测序分析、药敏试验等也在猪蓝耳病的精准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病原检测

 

通过猪蓝耳病病毒的病原学检测,可以了解当前猪群的发病状态和感染状态,目前常用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进行病毒的定量检测。病原学检测结果,是疾病诊断和感染压力评估的直接呈现,但未检测到猪蓝耳病病毒,不代表一定没有病毒的感染,需结合血清学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采样方案

 

蓝耳病病毒在组织中带毒时间长,对于小猪建议采集发病猪的肺脏、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进行蓝耳病病原检测;大猪不方便采集组织样品,可以采集有明显蓝耳症状表现猪只的血液进行病原检测,蓝耳病病毒的病毒血症期一般为28-42天,血液中检出概率较高;母猪流产可以采集流产胎儿、胎衣进行病原检测;公猪采集精液进行病原检测。

 

2、案例指导

 

该猪场仔猪在14日龄接种蓝耳活疫苗,目前保育阶段大群出现消瘦、少食、咳喘、耳尖和腹部发紫等症状,对4头病弱猪进行剖检,有胸腔积液、胶冻样关节液、肺脏肉样变、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病变,通过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初步诊断有蓝耳及其继发感染的可能,取4份病料、2份胸腔积液和2份关节液进行送检,检测蓝耳、圆环2、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和支原体病原,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图片

图1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判断可能感染的疾病,结合病原检测可以对疾病进一步确诊,上述案例通过检测确诊了蓝耳病及其继发感染的细菌病,并通过CT值和病原阳性率间接反映了蓝耳病感染的程度。

 

二、血清学检测

 

1、采样方案

 

根据猪群的组成结构及各群体的阶段特点分别对每个小群体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采样,猪群可以划分为公猪、母猪、保育、育肥,对于母猪可以按照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进行分类,经产母猪再根据不同胎次比例细分确定母猪不同阶段的采样数量,公猪要实现全检,保育育肥猪可分30-60日龄和100-120日龄两个阶段进行采样监测,采样数量需符合统计学意义,一般按5%以上的比例采样,如果群体规模很小,该群体样本数仍不能低于10份。

 

2、检测意义

 

2.1 疾病预警和感染压力评估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蓝耳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是IDEXX和BioChek,不同试剂盒对于蓝耳病病毒野毒感染的界定值有所差异,通过对蓝耳病病毒抗体S/P值的高低和抗体谱的综合分析,可以相对比较真实的、直观的反映蓝耳病病毒的感染状态,评估当前蓝耳病的感染压力。

 

以IDEXX抗体检测试剂盒为例,当S/P≥2.0时表示猪群可能处于病毒血症期;当S/P≥3.0时表示猪群可能处于急性感染阶段,除了关注抗体的S/P值,还需观察离散度的高低,在上述高S/P值且离散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示猪群处于不稳定或感染状态,如需进一步确诊要结合病原检测结果。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母猪阶段S/P值超过3.0以上不一定表现直接的临床症状,比如母猪流产增加、大群采食量下降等,虽然母猪群整体看起来比较稳定,但有可能会在发情配种率、返情率、死胎率、弱仔率等方面有所表现,需多加关注。

 

如图2:湖南某猪场小猪14日龄免疫经典株蓝耳活苗,40-60日龄段猪大群出现消瘦、呼吸道症状,死淘率升高,采集20份血液进行蓝耳抗体检测,选用BioChek抗体检测试剂盒,蓝耳抗体检测结果显示,S/P值≥2.5的比例为25%,个别S/P值超过4.0,离散度87.12%,提示该阶段猪群可能处于蓝耳不稳定或发病阶段。

 

图片

图2

 

2.2 免疫效果评估和免疫程序调整

 

首先了解猪群的实际免疫情况,包括免疫时间、免疫疫苗种类等,结合抗体检测中各阶段抗体阳性率和离散度的变化,可对当前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一定评估,并根据不同阶段蓝耳抗体的消长规律,推断大致的免疫时机,指导现有不合理免疫程序的调整和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抗体水平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疫苗的免疫效果,影响抗体水平的因素很多,包括样品是否溶血、保存运输条件、免疫时间、免疫操作等,需调查后综合考虑分析。

 

三、蓝耳病病原基因测序技术

 

在猪场出现蓝耳不稳定并检测蓝耳病原阳性时,可选择对蓝耳病病原进行基因测序,不仅可以分析是外源毒株的侵入还是本场毒株爆发以及毒株的变异情况,而且可以进行同源性比对,匹配高保护力的疫苗进行免疫,有助于科学制定防控措施。

 

通过蓝耳病的测序与分析,可以分析蓝耳病病毒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猪群中的流行规律,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明晰蓝耳病病毒在同一体系内的传播规律,对于生物安全漏洞排查、后备母猪的驯化策略和体系免疫策略建立等方面意义重大。

 

此外,蓝耳病的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蓝耳病病毒的遗传特征和变异情况,信得猪病检测中心2022年基于GP5基因、部分NSP2基因和GP3基因进行测序,共测序分型101株独立毒株,其中检测出43株谱系1毒株,占比为71.67%;检测出3株谱系5毒株,占比为5.00%;检测出13株谱系8毒株,占比为21.67%;检测出1株谱系3毒株,占比1.66%。在43株谱系1毒株中,35株NADC30-Like毒株,占比为81.40%;8株NADC34-Like毒株,占比为18.60%,由此可见,目前国内猪蓝耳病流行毒株为1谱系NADC30-Like毒株,由于当前无完全匹配NADC30-Like毒株的疫苗,在疫苗选择上首先考虑到NADC30-Like毒株属于中等毒力的毒株,但特别容易与高蓝株重组成高毒力的毒株,且不同的NADC30-Like毒株之间的同源性可能并不高,因此检测到NADC30-Like毒株时,建议选择低毒力的高蓝株进行免疫。根据当前蓝耳病毒株的流行趋势,可以指导产品的研发方向,研发出针对性更强、保护效果更好的疫苗,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蓝耳病的传播。

 

四、药敏试验

 

蓝耳病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与其他病毒性疾病混感,并容易造成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在蓝耳病防控方案中,药物保健和治疗作为一种常见防控细菌继发感染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但往往很多养殖场选择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滥用抗菌药,导致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正越来越突出,不少耐药菌株可以耐受多种抗生素,不仅使抗菌药的疗效降低,疗程延长,死淘率升高,而且会使用药量增加,成本升高,食品安全性降低,因此,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以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药敏试验即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作为抗菌药物治疗前必不可少的一环,首先,可以相对快速有效地检测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其次,可以监控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和预防耐药株的流行。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型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性也有差异,进行有效的药敏试验可以及时掌握各种新型菌种和菌株的耐药性;第三,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在临床疾病防控过程中,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应扩大常规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且应注意交替用药,按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和无效用药。

 

除此之外,检测还可以分离毒株为研发储备生物原料,满足研发需求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统计分析流调数据不仅可以分析某一区域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实现区域性防控或净化,而且可以分析未来的流行趋势,指导产品的研发方向。因此,蓝耳病的检测对于防控疾病、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