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八月份非洲猪瘟疫传入我国并发生首例感染病症以来,给养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养疫情的发生区域的不断增大,国内生猪存栏量也在不断减少,这自然就意味着将在往后的一段时期内养猪业有利可图的机会到来。这必然会让养猪户们重新审视自已已幸存活下来的猪场,还能继续避免受感染风险,才能享受往后养猪业带来的高利润;而曾经的受灾受感染的养猪户也蠢蠢欲动,想重操旧业,但猪场究竟是否还能复产?
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同时,养猪户们更应理清头绪,重新判别行业的方向。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重新认识非瘟,坚持科学生物体系防控建设,降低复养复产的风险。那么,在感染过后的猪场进行复养,养猪户们该进行怎样的工作呢?
一、必须了解相关部门对复养的政策及周边近期疫情的发生状况互相结合来决定
必须了解当地相关部门对疫区封锁区的相关补助政策;了解本猪场周边3~10公里范围内在七八个月期间有无再复发疫情,同时应考虑本场5公里范围内有无高感染风险的屠宰场、农贸市场等。
二、重新考虑本场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吸取原场上次受感的经验教训,同时对本场进行加强改建生物防控体系及完善防控流程
找出本场上次受感染而存在的生物防控漏洞,对全场的生物防控体系进行重新评估及改进建设。同时对场内的各区域进行层层没置消毒程序,避免各区域人员串访,入场三公里处设置消毒池及进售猪台,将感染风险远离猪场外。
三、场内外应进行多次严格高效的消毒杀菌工作,同时进行多次干燥检测
对于这步是涉及到猪场复养成败的重要环节,如果半步没做到位,将前功尽弃。首先,应对旧场内外进行严格的清扫除渍,对于场内外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拉到远离猪场两公里外定点焚烧,而对于后续仍使用的用品则进行拆除浸泡灭杀病毒后再重新安装;而对于墙内外或天花等易拆除的拆除后再重新装修,避免潜伏病毒;对猪场内外的墙面地板则进行多次浸泡高效消毒杀菌处理。同时,在三个月内多次对场内外进行无死角的带消毒液高压清洗、泡杀及臭氧薰杀菌处理。同时,每次经过严格的系列灭杀流程后,均应做好应有的检测报告。
四、全猪场进行灭杀三个月后,如猪场内外检测合格,则应引进哨兵猪试饲养
在三个月内对猪场进行了多次系列的灭杀病毒后,如猪场内外检测正常,则进行引进哨兵猪饲养,同时应保证每栏舍均有猪,并定时做好各猪的防控检测及记录。如果45天后各栏哨兵猪通过检测均显示正常,则可批量进行复产饲养。
五、复养引种应考虑的因素及引种回场后的饲养、生物防控管理
复养引种是应考虑采用的猪品种、采购区域有无疫情历史等,同时应有当地相关部门的检疫合格证明及调运证。而在调运过程中则尽量避开发生过或正发生疫情的区域道路,确定最佳及备选运输路线方案。每批次调运回场的种猪均应隔离饲养45天,期间应做好各相关的病疫检测,密切观测各头猪的日常表现。同时,应在原有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上,不断完善持续管理,层层执行把关,将风险降到最低,保障复养复产的最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