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国内生猪价格整体是下行趋势,且较10月跌幅明显,主要是供应趋于宽松。四季度及春节前是传统猪肉需求旺季,养殖单位对猪价预期较高而积极出栏,生猪出栏量持续增加。
进入12月份,随各地气温下降及新冠疫情管控政策防控,国内屠宰企业开工震荡上涨,但消费增量并未带动生猪价格回升,市场跌多涨少,养殖端抗价情绪挫败,市场趋势性下滑明显。
猪价系统显示,2022年截至目前为止猪价的最高点在10月23日,因为猪肉价格的涨跌往往会滞后于猪价变化3-4天的时间,所以猪肉的年内最高价出现在10月27日,当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5.3元/公斤,后续随着猪价的回落而持续回落。
近期,生猪价格“断崖式”下跌,让原本对腌腊季抱有看好的养殖户纷纷寒了心,但寒潮再度来袭,会不会让生猪价格“止跌转涨”呢?
回顾2022年,全国各地几乎一直笼罩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各地交通受阻,货源流通不畅,市场消费日趋低迷。疫情三年,使得我国经济衰退,人们购买力不断下降,各行各业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猪肉消费的变化,不仅有短期因素的作用,还受到肉类消费结构调整的长期趋势影响。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以揭示我国猪肉消费形势及未来趋势。
生猪价格步入“漫漫下跌路”,此前猪企的巨亏只是“小打小闹”?
随着腌制腊肉的“年味档期”的开启,猪肉消费的旺季也到来了。然而,被寄予厚望的腌腊行情却没如市场预期那般带动猪价走强,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2月13日猪肉均价继续下降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