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年后豆粕饲料端的上涨,对生猪成本利润均有影响,而如今在市场悲观情绪下,豆粕是否还有向上驱动,对生猪的影响又有哪些呢?让我们具体来看:
聊到豆粕我们不得不关注原料端的大豆,而我国80%的大豆来自于进口,主要进口国为美国、巴西、阿根廷,现如今正值巴西大豆上市期,而去年巴西播种时因干旱有所延期,今年收割又遇降雨,前期收割速度缓慢,致使船期延后,根据Mysteel农产品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2月8日,2025年1月份巴西港口对中国已发船总量为85.5743万吨,较2024年12月减少14.28万吨,较2024年1月份减少92.09万吨,可见有明显缩量,这也是导致国内进口大豆供应出现较大缺口的原因。而春节后虽豆粕市场需求为淡季,但油厂开工产能也尚在恢复期,且近几年价格动荡,饲料厂的物理库存通常不多,因此节后饲料厂恐油厂无豆压榨停机而高价补货,致使豆粕基差北方一度上涨至高价05+1000元/吨的价格,较节前05+400元/吨左右的价格上涨至600元/吨,且提货情绪高涨,因此饲料整体价格上涨。
虽饲料上涨对于生猪成本利润端均有影响,但节后为生猪需求淡季,价格仍屡屡受挫,受其影响,7kg仔猪也由年前的500-550元/头,下跌至450-500元/头的价格,本该入场的好时机,但恐于市场的悲观情绪,散户、二育望而却步。而年前大猪产能去化严重,现阶段标肥价差始终有较大支撑,却给了二育很好的入场时机,因此在部分地区价格一度跌破14元/公斤时,二育果断入场,至今日2月19日全国标肥价差仍旧为-1.31元/公斤,较去年同期-0.80元/公斤,增加0.51元/公斤,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饲料端的上涨虽说对于利润有所减少,但仍可维持。
而现阶段,巴西收割已逐步恢复,据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表示,截至2月16日当周,巴西2024/25年度大豆收割进度为25.5%,较上周进度增加10.7%。去年同期的收割进度为29.4%。可见已在加快追赶进度,而巴西大豆产量方面,却未受到影响,仍然保持1.69-1.70亿吨的创纪录产量预期,且巴西中西部和东北部单产强劲,进一步为丰产奠定基础。
国内方面,根据Mysteel农产品对全国动态全样本油厂调查情况显示,第7周(2月8日至2月14日)油厂大豆实际压榨量194.37万吨,开机率为54.64%。而预计第8周(2月15日至2月21日)国内油厂开机率小幅上调,油厂大豆压榨量预计207.94万吨,开机率为58.45%。因豆粕豆油基差始终较高,因此压榨不断增量的背后当然也离不开压榨利润的支撑,现阶段虽巴西盘面利润有缩,但3月的现货榨利尚可。当然在高压榨下豆粕库存截至2025年第7周为43.39万吨,较上周增加1.09万吨,增幅2.58%,但同比去年扔减少23.99万吨,减幅35.60%;对于如今而言,豆粕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后,下游企业补库已阶段性告一段落,现趋于谨慎,观望情绪浓厚,而一季度正处于养殖需求淡季,受生猪价格波动及饲料企业采购节奏放缓等影响下,豆粕作为饲料原料的需求短期内也将承压。
近期南美天气不定,升水预期尚在,虽全球大豆的供应宽松格局较难改变,但美国即将公布新年度种植面积,预期有所减少,也可对其有所支撑,因此短期豆粕价格仍有偏强预期,待4月后国内整体大豆进口量恢复,尚可瓦解。但近几年,替代品价格优势也较为明显,部分饲料企业可调整配方,降低豆粕使用比例,因此即使国内豆粕尚有偏紧预期,也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