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精旺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全球玉米供需趋紧,价格上涨却非必然涨势?

新农观 2025-01-16

阅读()

在国内玉米跌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国际玉米却传来了喜讯,不仅上涨,而且还创下了近6个月来的新高。

在国内玉米跌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国际玉米却传来了喜讯,不仅上涨,而且还创下了近6个月来的新高。

 

这不禁让人再次犹疑:玉米是不是又要涨了?

 

仔细分析,国际玉米再次上涨,主要是基于一份报告。

 

美国农业部每个月都会发布全球粮食供需报告,这成为粮食市场备受关注的报告之一。

 

而在1月份最新公布的这份报告里,美玉米的产量被大幅下调,从之前的151.43亿蒲式耳调到了148.67亿蒲式耳,降幅达1.8%,而相比于2023/24年度的历史峰值则下降了约3.1%,近5亿蒲。

 

玉米

 

之所以大幅调低玉米产量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天气影响。

 

202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遇了不利天气,持续的高温及干旱使得部分州的玉米产量直线下滑。

 

即便是另一些州表现良好,但也无法抵消受损地区玉米的损失。

 

二是种植成本。

 

前两年全球玉米价格高涨,农民种植积极性也高,但自从美联储加息以来,全球粮价持续回落,美国农民种植玉米面临大面积亏损,于是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种植意愿。

 

其次,不光美玉米产量下调,在这份报告中,南美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比如大家都关注的玉米产量新星——巴西,巴西近两年风头很盛,尤其是玉米产量屡创新高,甚至还一度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

 

因此,巴西玉米的产量自然也备受关注。

 

巴西玉米主要分为两季,其中产量大头儿是二季玉米。

 

而当前巴西二季玉米还没有播种,而南美另一个国家阿根廷玉米也尚处于生长早期,所以无法判断准确产量预期。

 

但是随着能源价格的波动,巴西近年来国内乙醇燃料发展十分迅速,导致对玉米的需求激增,所以在产量不确定的情况下,需求增长也为巴西玉米的供应下降带来了预期。

 

第三,乌克兰玉米出口也被大幅下调。

 

在玉米生产国中,乌克兰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由于严重的干旱以及俄乌冲突的持续,导致乌克兰玉米持续歉收。

 

比如,本年度乌克兰玉米产量预期仅有2650万吨,而上年度则为3250万吨,这也直接导致2024/25年度乌克兰玉米的出口被大幅下调至2100万吨,比上一年度下降了近30%。

 

虽然也有其他几个玉米供应国的产量预期没变,甚至一些玉米需求国,例如中国、日本、韩国等的进口量被调低,但是仍不足以抵消玉米供应量的下降。

 

于是从整体来看,全球玉米就呈现出供需趋紧的趋势。

 

于是,玉米价格就涨了起来,并且创下了近6个月以来的新高。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玉米又要涨价了呢?

 

其实未必。

 

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供需报告会随着产情不断变化,且虽然几个主产国都有减产迹象,但是全球经济通胀背景下,需求下滑明显,不具备支撑玉米大涨的条件。

 

再加上涨价之中不乏投机炒作因素,所以即便全球玉米供应下降,但还远不足以搅动全球市场。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