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5月份新麦上市、进口玉米大量到港、生猪集中出栏饲料需求减少等市场供需变化影响,连续性拍卖影响玉米价格,并且从6月下旬开始出现持续下跌,大量深加工企业停收极大的刺激贸易商的出粮心态,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出现了分化运行,华北产区价格上涨,南北方港口持稳,而东北产区偏弱;淀粉现货继续体现弱势,部分厂家将报价下调20-30元不等,玉米与淀粉期价自周五夜盘以来整体出现下行,淀粉相对弱于玉米。
在7月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2109开盘价2607元,收盘价2588元,跌10元,最高价2609元,最低价2582元,结算价2593元,总成交量427402手,持仓589661手:受天气变化影响,美国玉米产区即将出现气温下降,降水增多的恶劣天气,间接使产能过剩的现象没有出现。由于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玉米播种面积数据低于预期,上周玉米价格大涨了12%。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市场收盘下跌,所以降低了美国进口玉米的出货量;
而在6月份,随着中储粮暂停收购,外加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小麦质量有所降低,各国储库、企业领跌,小麦开启一波下跌模式,随着玉米经过一轮深跌,也使得饲企的采购热情降低,反而偏向于雨后麦的采购,而雨后麦呕吐毒素偏多,许多面企不愿收购小麦,因此这些雨后麦价格持续低迷,直接扩大对于粮食的缺口,利于玉米价格回升。
由于不愿月初、月底出粮,对于市场价格观望的态度和企业收购玉米报价大跌的情绪影响,贸易商7月份以来控制了出粮量,诸多因素造成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空缺,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直接刺激了国内玉米价格的下一轮增长。
如今玉米价格大跌,贸易商出现了损失并不看好当前国内的玉米市场。但很多人在这时忽略了客观的市场规律和国家对于玉米种植的政策扶持。
从6月份受猪肉降价导致养殖户遭受较大损失后,生猪出栏率的出现下降趋势,这势必导致对于饲料需求扩大,而受玉米市场价格下降的影响势必会提高饲企的收购热情。从生猪产能扩大,加强了对于玉米、豆粕饲用消耗,但月初贸易商减少了玉米的市场供应,直接促进了玉米价格的上升;而粮食是国家安全发展的根本大计之一,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支撑,所以为照顾种植户的心态,国家在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后势必会推出响应的措施和政策,稳定市场秩序和种植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如果玉米等粮食价格大幅下跌,肯定会打击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所以玉米价格仍有较大的上涨潜力。
由此可见,玉米价格上涨潜力巨大,后期有利好,所以对于农户种粮的收益仍有较大的保障,市场调控不会一直压低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