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财经媒体近日披露,美国的大豆产业与中国的合作或将迎来霜冻期。 原因是中国的大豆贸易商打算取消12月份以及1月份船期的采购美国大豆的计划,当然,大豆价格陡然狂飙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巴西阿根廷大豆减产,美国大豆价格剧增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大豆进口每年的总量为8000——10000万吨。有四分之三是来自于巴西,此外还有美国、阿根廷等国家。虽然在近些年中国尽力减少对美洲大豆的比分,采取多方位选购,比如尝试非洲国家大豆市场。鉴于产能与需求的关系,美洲大豆还是主体。巴西、阿根廷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最近由于持续干旱收成降低,导致这一地区的大豆价格一路狂跌,这样一来,美国大豆生产商趁机涨价,挤占了中国大豆商的利润空间,这迫使中国大豆贸易商不得不取消美国订单。
俄罗斯趁势加盟缓解中国大豆需求
价格一路狂飙的美国大豆现在已经成为烫手山芋,很显然,没有哪个国家愿做接盘侠。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号发布的报道,中俄两国的农产品机构一致决定,在中俄两国交界的省、州之间展开地方性的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产品合作,合作的内容包括行业联盟之间的大豆贸易,此外和大豆种植有关的投资意向已经达成。
其实在之前,俄罗斯就愿意提供100万公顷的土地,为中国种植大豆。作为回应,中国的大豆交易市场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对俄罗斯开放。
虽说诸如巴西这些南美国家的雨季会提前,这预示着该地区明年的大豆收成迎来利好,问题是中国不能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这次的大豆采购之旅之所以这样艰辛曲折,就是有人在关键时刻卡中国的脖子。然而中国选择性灵活,放眼全球来定格自己的合作方向。有意义的是,中俄在大豆贸易合作迎来一个新格局。统计数据显示,270万公顷的俄罗斯大豆收获面积虽然不足以完全替代美国大豆,却在一个方面诠释了中俄两个民族的传统友谊。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互补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美国把这种互补化为利器,中国的应对和反击随时可以到位。说到底,单单凭借多少公顷的大豆就想来绑架中国市场,特朗普这个末班总统显然有点自信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