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肉股大幅下跌,正邦科技差点跌停,天邦股份跌停,唐人神跌幅超16%,牧原股份、温氏股份、龙大肉食等猪肉股均呈现大幅下跌走势。有不少人都开玩笑式地说“陶总一句话把这些股价都叫停了”。
那他到底说了啥?日前养猪大户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养猪企业已发布在建或将建的养殖项目规模将达到20亿头,中国的养猪消费能力仅6.5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到2022年国内的肉价跌到四五块完全有可能。
猪肉价格跌至四五块?
这一言论直接在生猪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专家们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自己的观点。
卓创资讯在9月9日发文表示猪肉价格下滑至冰点甚至打破五年的低点记录,达到四五块的猪价恐怕不容易实现。
金新农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将成本降到每公斤5元,是不太现实的!这个结论我们不敢下,可能只有神仙知道吧。
新希望总裁张明贵表示,猪价跌破20元,再略低一点,就跌破了大部分的养殖成本线,扩产的企业和养殖户大部分都会选择观望或是出清,不可能持续下跌4-5元的水平。而且20亿头的产能需要资金2万亿元以上,以当前新希望的增长速度,一年的开支也仅有300亿元左右。再则就是国内的环境承载力也不允许这么大的产能。
在本月月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表示,受非瘟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存量减少,叠加消费旺季,到年底猪肉价格大幅下降是有难度的。随着技术进步、组织到位以及大量资金投入,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明年中后期后,猪肉价格将恢复到正常水平。正常价格应该在14-15元/公斤。
四五块的猪肉价格“言过其实”
这样一看其实从大趋势来看是逐渐走低的,但跌至4、5的言论似乎也太过了。非瘟未发生前,猪肉价格最低也只有十几块的价格。在我国生猪恢复的过程中,在这一两年内过剩的可能性非常低,到明年猪价回到10元/公斤的价位也是较难的。
有专家认为,从3-4年的猪周期来看,按道理来看猪肉价格拐点应该在今年已经出现,目前猪肉价格是处于一个抵抗式下跌的状态。也就是说猪肉价格是“被迫式”下跌,从频次一周一次的储备肉投放到进口肉的爆发式增长,无一不在缓解猪肉供应压力,抑制猪肉价格。据数据统计,今年前七个月的肉类进口总量达到575万吨,环比疯涨了74.2%。
20亿的产能真的能达到吗?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9月10日全国猪肉均价在48.52元/公斤,从这个价格直接下跌到4、5块的价格支撑这一说法唯有产能达到20亿的规模了,但其中真正被落实到实地的产能有多少呢?
猪价的高涨使得各个养猪企业不断的扩张,但不要低估“资本”的嗅觉,猪价一旦下跌,早期的一部分投机者将会被吓退,而且当猪价下跌到成本价格甚至于是亏损的时候,准备建设的项目也会被暂停,甚至于有企业会因管理不善而亏损离场。更重要的一点是面对非瘟,大规模的猪场也仅能从生物安全的方式进行预防,其中蕴含的不确定性太强,对疫苗未出来前,猪场扩张会受到阻力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现在的散户复养,有很多的散户已经放弃了复养。
从国内当前的形势来看,今年国内生猪出栏总量大概在4亿头左右,在非瘟发生前市场年出栏量大概在7亿头左右。预估2022年国内产能能够恢复到非瘟前的水平,本轮猪周期下行也将持续到2022年。
未来的猪肉价格走势
从今年后半年的猪肉价格走势来看,随着产能的恢复,生猪出栏量的回升,国内的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但非瘟的因素始终不能忽略,国内存栏恢复速度仍旧缓慢,下半年的供需仍呈现紧平衡的关系。行业分析师侯晓瑞说:“目前来看,九月份的猪价基本上呈现下行的趋势,11月份在季节性提振后,猪价或再次反弹。十二月到明年的一月猪价将再次走弱,年底的猪价预计在28-30元/公斤。”
除了供应会影响猪价外,需求也是影响猪价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看来猪价下跌也是一个震荡的过程,而不是“断崖式”直接下跌。
继进口肉疯涨74.2%之后,有媒体表示国内某养猪大型集团将在2020年引进10000头种猪满足国内的生猪需求,这会引起国内的猪价暴跌吗?
首先进口猪肉在国内巨大的猪肉需求下只能说是“粥少僧多”,虽然上半年的进口肉类达到575万吨,猪肉进口总量为312万吨,但在一般情况下国内一年的猪肉消费可达5600万吨,这样来看进口肉也只能起到抑制的作用,暴跌是不存在的。
其次引种回国这个逻辑是对的,但这是作为种猪引进国内,并不是为了吃肉,而是肩负着改良我国生猪品种的使命,从这个逻辑上来看,并不会引起猪价的暴跌。从供需关系上来看,今年四季度的猪价大概的还是维持高位运行的状态。即便是下跌也是阶段性下跌,等到消费回暖再次回涨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