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生物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进口玉米价格优势重现,国产玉米何去何从?

中国经济网 2020-07-14

阅读()

我国玉米进口来源较为单一,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存在风险隐患。2014年之前,我国玉米进口几乎完全依赖美国,2012年从美国进口量高达98.19%。
  玉米作为饲料粮,国内市场的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国内玉米供需偏紧,国内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新一轮国内外价格再次倒挂。随着国内外价差逐步扩大,玉米进口量将会增加,进口面临压力不断显现,亦将给国内玉米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艳涛认为。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3月3日美国玉米到港成本为1738元每吨,广东地区玉米价格为1980元每吨,国内玉米价格首次超过美国玉米到港价格,国内外价差242元每吨,截止6月30日,国内外价差已扩大到638元每吨,并呈不断拉大之势,后期价差的扩大将使得进口玉米价格优势重现,国内贸易商和企业进口量将增加。

玉米
 
  杨艳涛指出,从国际来看,国际玉米市场供应充足,而需求骤减,以美国为例,玉米期末库存创下33年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造成乙醇需求减弱,美国玉米乙醇库存激增,加上新冠疫情造成运输受阻,共同对国际玉米价格形成压制。
 
  从国内来看,价格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国内玉米供需趋紧,产需缺口有扩大趋势。产需缺口扩大加强了玉米价格上涨预期,因玉米进口受配额限制,缓解玉米产需缺口主要依赖于临储玉米拍卖,而预计临储玉米库存仅维持到2021年,供需收紧态势将会继续显现。其次,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暴发以来,2月国内玉米贸易曾一度停摆,“北粮南运”格局存在跨区流通不畅,出现阶段性供应短缺而引起国内价格上涨,5月以来由于东北疫情反复,市场担心东北地区玉米外运不畅从而继续提高价格,玉米深加工企业及饲料企业面临原料价格上涨及库存告急困境。第三,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国内玉米饲料及加工需求持续向好,玉米淀粉企业开工率由2月的37%提高到5月的67%,并且玉米加工企业库存不断减少,对玉米的需求不断上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侯丽薇认为,内外价差不断扩大的局面可能使得未来一段时期玉米及替代品进口继续增加,可能造成对国内玉米需求的挤压,影响国内玉米产业安全。我国玉米进口来源较为单一,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存在风险隐患。2014年之前,我国玉米进口几乎完全依赖美国,2012年从美国进口量高达98.19%,而近几年我国玉米进口主要依赖乌克兰,2019年从乌克兰进口量占到88%。
 
玉米
 
  “尤其是当前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农产品供应链受阻的情形下,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进口模式存在贸易风险。” 侯丽薇告诉记者。
 
  两位专家均表示,国内外玉米价差倒挂的局面短期内较难改变。从长远看来,要加强对玉米及替代品进口的监测预警及调控,保障国内玉米产业安全。进一步强化对国际市场的监测、研判和预警,对玉米及替代品进口进行因时因势的有效调控,把握进口节奏,确保国内生产和市场的稳定;实施进口来源多元化,提高“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统筹能力,进一步拓展新的进口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全球玉米供应体系,特别是发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玉米生产潜力较大国家的经贸往来,有效利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择机从美国适度进口玉米。
 
玉米
 
  同时,要立足保障国内玉米生产供应安全,加强政策调控与支持。稳定玉米优势产区生产,保障国内玉米生产供给,进一步完善生产者补贴制度,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扶持玉米下游加工企业,降低企业由于生产性成本上升而造成的影响。
 
  此外,要调整产业布局,完善国内粮食流通体系。长期以来“北粮南运”格局使得玉米供应链存在诸多风险,统筹安排玉米生产、加工、储存及运输,促进“南猪北养”,在主产区适当发展玉米深加工项目,以达到原料就近加工转化、减少流通风险;调整储备布局,在玉米需求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增加粮食储备,以防发生紧急情况时保障粮食供给能力;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加强铁路及水路等粮食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运输快捷、便利、安全、有效。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