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生物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巨头迅猛扩张吃肉 寡头格局急速加剧 中小猪场还能喝到汤吗?

新牧网 2020-05-18

阅读()

当前非瘟疫情还在零星爆发,形势依旧严峻,养猪企业多趋向于“公司+农户”模式,一来有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二来分散养殖可降低风险。
  非瘟以来,养猪业逆势掀起了一股迅猛投资养猪潮,集团猪企在资本力量下攻城略地,一场轻重资产养猪模式的争锋也再次升级。但不论哪种模式,这些集团猪企都玩的不亦乐乎,猪业寡头格局日益加剧,即便在猪价走跌后,也能凭借规模优势继续大赚。但不少中小散猪场经此一役却仍在原地踏步。看看巨头们布局速度,中小猪场真的到了看别人吃肉,自己喝汤的地步了吗?
  
生猪
 
  疯狂布局背后,危机正悄然而至
  
  非瘟后的中国猪业是疯狂的,伴随着高猪价,逆势布局早已是巨头们的常态,来看这样一组惊人数字或许就能明白:
  
  据记者统计,截至5月1日,猪业首富牧原集团控股企业高达167家,多数是养猪公司,其中2019年就投资高达46家,几乎以一周新建一家猪场的速度开足马力扩张。仅2020年一季度,牧原就投资了24家企业远超去年一半。另据4月25日公告,公司计划再投资24家子公司继续布局养猪,预计年底产能达到惊人的4000-5000 万头。
  
  牧原仅是诸多扩张的集团猪企代表之一,还有一大批集团猪企争先恐后,抢地抢猪抢人才扩张。各集团也高调宣布自己的计划:牧原规划2022年出栏2500万头、正邦规划2020年出栏1100万头、新希望规划2020年出栏2500万头、大北农规划2025年出栏3000万头、双胞胎集团规划2023年出栏4000万头……
  
  这些惊人的数字及猪企们当前迅猛投资背后,带给大家新的审视:这似乎已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集团猪企正成为猪业复产主流力量,但很少人意识到,一场危机正悄然而至。
 
生猪
  
  官方数据显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从2007年的31.7%上升到2018年的49.1%,国家目标是到2022年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王楚瑞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过去10年,每年平均有500万中小散户退出,这也预示在集团猪企疯狂布局推动下,中小猪场的离场速度将越来越快。
  
  养千头即可赚60万元,中小猪场看好“公司+农户”
  
  记者了解,全国大约有2亿多农户,其中规模经营农户仅有不到400多万户,小农户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的98%以上,其中80%多的猪肉供应都来自中小散猪场的贡献。
  
  但从近期各地推进生猪产能措施来看,各地政府仍对中小散复养持打压态度,政策资源更多还是向集团猪企倾斜,国部委就发文提出要支持民企生猪生产的养殖龙头,所以中小散还是不被重视。
  
  另一方面,非瘟后中小规模猪场损失惨重,冲击瓦解原先脆弱生物体系及管理模式,在复养面临重重困难下,难道中小猪场真就没有出路了吗?答案显然不是。
  
  就当前养猪模式看,还是以牧原为主的工业化自繁自养与以温氏为主的“公司+农户”两种生产模式为主,他们在非瘟后都在急速扩张,两种力量你追我赶。对于破解当前中小散猪场困局,可能后者是个不错的出路。
  
  当初温氏“公司+农户”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便能破解农户面临的资金短缺、技术缺乏以及市场风险问题,具有启动易、销路好、风险小三大优势,深受政府和农民欢迎。非瘟来临后,虽然前期在防疫管理等方面能力缺陷较大不被看好,但在非瘟后时代“公司+农户”在最大程度分散疫病和环保的风险,成为不少集团猪企产能扩张主要方式。
  
  记者统计,新希望公司2019年出栏生猪中大约10%是自育肥,90%是农户合作育肥,天邦集团公司加农户育肥比例占比也高达80%,此外大北农、双胞胎等公司都对农户出栏规模占比提升。
  
  当前猪场复产需求资金庞大,加之当前引种补栏成本高涨,各种局面似乎都对中小猪场不利,而“公司+农户”模式更好解决当前中小散养户资金、引种、管理等多重难题,成为养殖户继续坚守养猪业的不二选择。
  
  广东省恩平市东成镇的杨春源告诉记者,“2019年与双胞胎最近养的一批猪1002头,上市960头,上市率95.81%,代养费580元/头,赚了58万多元,一结算完就给自己买了辆新车。”说到这杨春源脸上难掩喜悦的心情。
  
  “公司+农户”顺应国家政策,双胞胎帮农户做好非瘟防控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养户基本是个体无组织的松散状态,对健康猪苗、饲料、疫苗,常用药品采购质量、食品安全难以保障,饲养管理上也无科学指导,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同时由于猪价波动,个休小户无法在低谷期获取利润,难以为继。
  
  铁骑力士集团猪业事业部总裁李宗均曾在央视《对话》栏目发表看法,他认为老百姓想要把猪养好,甚至还要卖好,还是有一点复杂和难度。公司加农户,等于公司做了很多专业技术方面的事情,比如像种猪的养殖,就是由公司来做的,就只做肥猪,标准化的傻瓜式的养殖的这种方式。这样的话,技术更轻松,资本压力更小,各取所需,整合起来非常好。
  
  不过也要看到,在当前非瘟环境下,如何能够帮助养户提升防非能力、降低感染风险活下来是合作公司新的考虑重点。上述双胞胎负责人告诉记者,“非瘟后双胞胎制定了一套完善且科学的非瘟防控方案,大大降低了猪场感染非瘟的风险,在很多地区,周边猪场爆发非瘟的情况下,双胞胎的养户却活了下来。同时与双胞胎合作的农户,投入小、风险小、收益高,年出栏2000头猪收入可达50万元,比同行多赚4万元。”
 
猪价
  
  此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确保2020年年底前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2021年恢复正常。要求帮扶中小养殖户恢复生产,通过“公司+农户”,带动有能力有意愿的中小养殖户增养补栏。各地方也及时推出年出栏目标,“公司+农户”在新形势下可谓前景光明。
  
  当前非瘟疫情还在零星爆发,形势依旧严峻,养猪企业多趋向于“公司+农户”模式,一来有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二来分散养殖可降低风险。但在诸多可选择合作公司面前,养殖户与谁合作?谁的收猪价格高?谁给的代养费高?预计接下来又将在集团猪企间掀起新的竞争。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