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5月1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8.73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54元/公斤,已经是5月猪价下跌的第9天了,然猪价下跌似乎未有停下脚步的意思。
5月以来并未出现养殖户所期待的猪价回涨的趋势,反倒是持续下跌,虽说国内生猪产能积极向好,但整体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并未完全改变,那么近期猪价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消费端的持续萎靡。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消费端的缘故,其一国内疫情虽已进入到收尾阶段,但并未完全结束,餐饮业也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营业,猪肉消费需求还是比较低的;其二猪肉价格整体偏高,会促使消费者的积极性有所减弱。
二、市场供过于求。4月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5月份猪价会有所上涨,把宝压在了五一前后,但5月猪价并未有好转的趋势,反而继续走低,此时,生猪已经继续养殖下去,从而导致集中出栏的现象,屠企也会趁机压价;国内生猪产能进入恢复阶段,在政策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生猪产能延续了去年10月份以来恢复向好的态势,一季度末生猪存栏达32120万头,相比去年四季度末增长了3.5%。
三、猪价越跌越卖,养殖户恐慌抛售。原本养殖户大多是持观望状态,但看5月猪价越跌越惨,就开始选择恐慌性抛售。据分析师冯永辉表示:追涨杀跌”,越跌越杀,形成恶性循环,之前养到300斤左右才出售,现在有养猪户把200多斤的猪都往外出了。
四、储备肉的连续投放。截止到目前,2020年以来共投放17次储备肉,累积投放量达33万吨。据华储网消息,5月15日会再次投放1万吨储备冻肉。在目前的情势下,储备肉的投放或将继续加剧猪价的下跌。
五、猪肉进口数量巨大。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消息显示,截止5月2日的一周,中国买家向美国猪肉进口商订购了40200吨猪肉。此外,自2020年1月1日起,中国冻猪肉进口关税有12%下调到了8%,虽受突发状况影响,美国有多家大型猪肉加工厂关闭,但并没有妨碍到中国增加美国猪肉的进口。有相关数据表明,今年3月份,中国进口了95892吨美国猪肉,整个一季度,从美国进口了280507吨猪肉以及猪肉制品。这大约是2019年同期的三倍之多,也是2019年全年猪肉以及猪肉制品进口量的一半,同时也是2020年第一季度美国猪肉及产品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六、非瘟蔓延,对短期价格形成压力。截止目前,全国已有32个省市发生家猪(167起)和野猪(5起)非洲猪瘟疫情,同时已有21个省份139起疫情解封。非瘟引起的原因均为违规调运仔猪及生猪引发的,为有效控制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农业农村部决定自4月1日至6月1日,集中展开为期60天左右的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或将引发养殖端积极出栏压力,从而会对短期的生猪价格形成压力。
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其养殖利润已经下滑近四成,猪企慌不慌?近日,天邦股份在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也回应了这一问题。天邦股份:“公司年初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全年保持在30元/斤以上没有任何问题,最近也感觉到新冠疫情对经济有一些影响,造成经济不景气,消费疲软等,但是从供给端来看猪还是紧缺,可能五六月份是一个淡季,会下行一些,但后面应该还是会再有所反弹 。”
综合分析,猪价下跌的最终原因主要还是受到消费的影响,导致目前生猪供应供大于求,虽然生猪产能恢复也是一大因素,但是只要猪肉消费量回暖,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又将显现。所以只要猪肉消费回暖,猪价还是有上涨的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