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月末,各位友友更关心的是五月份价格会怎么样,五月份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又和大猪出的到底怎么样了有关。
有观点认为还有70%的大猪存栏,有观点认为还有50%的大猪存栏,不管数量有多少,都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大猪不出,价格难起。
还有几个统一的观点:
(1)猪只存栏很低,即使是数据性回升也是低位回升;
(2)消费很低,很大原因是因为新冠造成的消费低迷,是利空猪价的最最最最大因素;
(3)政府调控不止,出发点是新冠和非瘟带来的后遗症:复产vs民生之间的平衡,让人很难受。
(4)标、牛价差是市场缺猪还是多猪的风向标。
今天说说钉子户,生猪养猪端的钉子户,特指手里有大猪仍大胆压栏的养殖户,为什么不是养殖企业?因为根据目前的情况,他们均以降体重为主,会在一定时间段内进行销售节奏调整,但当下行情不会无节制的压栏。
撇开消费恢复速度不谈,大猪的消耗程度决定了猪价是否有拐点、幅度有多少,这就需要这些大猪必须要有人卖,大家都想让别人卖,自己钉到最后做那个赢家,如果这么想的人多了,都得被拖下去,如果熬不住的多了,总有钉到最后的人享受别人家大猪给你搭建起来的红利。
现在的猪价都是变动的,一个时间点的操作决定这下一个时间点的到来,都压着,那么价格回调的希望就比较小、时间会比较晚、幅度会比较低,还有可能拖着拖着,后面的标猪也拖成大猪了,然后来一个“大大”不休;
如果这个时间点大猪得到了有效的消化,那么下一个时间点就会来的比较快,带给大家的希望也比较大。
猪价博弈是一个很考验人的过程,并不是你说扛就扛,抛开资金、疫病等必须出栏的情况,你每天获取的猪价信息有说跌的有说涨的,有说快跑的有说放心压栏的,屠宰场每天给你半死不活的经营状态,储备肉高频率投放让你忧心忡忡,消费始终起不来让你看不到希望,你获取的信息越多,对你的干扰就越大,心理素质承受不了说卖就卖了。
所以说,钉子户也不是那么好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