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指数可以看出,三月以来,非洲猪瘟的热度开始上升了,同时农业农村部三月也接连通报四起非洲猪瘟疫情。这都说明一件事:非洲猪瘟并没有远离,甚至正在蠢蠢欲动,想要卷土重来。同时业内多位专业也明确表示,目前没有任何上市的商品疫苗,短期内疫苗无法商品化。
摆在养猪业面前的问题很简单:既然没有疫苗,到底有没有成熟可靠的办法能够防控住非洲猪瘟?
如果再考虑得长远一点,即使人类战胜了非洲猪瘟,那么以后会不会出现更可怕的病毒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非洲猪瘟后,传染性疫病俨然成了猪场最大的杀手。
变革迫在眉睫,中国养猪业急需进入一个能够安全稳定防控疫病的时代。
由于疫苗研发的机制,如果仅靠疫苗来战胜病毒,永远只会"慢人一步"。生物安全便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招。而高强度的生物安全正是我国养猪业所欠缺的。高强度的生物安全听起来比较抽象,通俗来讲,便是给猪场的结构进行升级,让猪场具备防控非洲猪瘟甚至未知疫病的能力。
疫病是如何进入猪场的?传播进来的。所以打造这种能力的底层逻辑便是切断传播途径,基于这一条原则,把猪场打造成滴水不漏的铁桶,老鼠苍蝇都进不去,不就能防控住了吗?
这就是扬翔"铁桶养猪模式"的简单阐述。而扬翔也正是"铁桶养猪模式"的践行者与捍卫者。大量的实践结果证明,严格按照扬翔铁桶模式打造的养猪场,可以在非洲猪瘟流行的情况下防御病毒的侵染,成功复养。
一、广西斌鹏猪场
斌鹏猪场属于小型猪场,原存栏母猪90头,保育猪500头。不幸的是2019年6月发生了疫情,在11月上旬全部清栏。
斌鹏猪场的老板对于铁桶模式非常认同,于2019年10月投入资金进行栏舍扩建,12月25日开始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在2020年2月15日引进后备母猪188头,并在3月26日进行第一批次配种。后续的养殖会由扬翔的技术服务人员负责猪场内部生产管理,对猪场进行全封闭管理,猪场生产物资、生活物资,由扬翔服务中心进行专业洗消后,专人专车进行配送;技术副总定期检查指导,进行外部服务保障安全生产。
二、广西吉利猪场
吉利猪场建立于2018年6月,可养殖肉猪1300头。吉利猪场在2019年6月10日进行"铁桶猪场"改造,猪舍所有窗口均使用防蚊网+防鼠网双层铁网密封,栏舍内隔栏全部使用红木板密封,全场外围墙增设了防鼠板,生产区过道了新建了帘廊。该猪场在2019年7月1日完成改造,并在7月4日引进猪苗1300头进行复养,并于2020年1月复养成功出栏,销售收入数百万元。
三、 广西佳品猪场
佳品猪场建于2017年7月,占地120多亩。在2019年8月1日开始进行"铁桶猪场"改造,猪舍所有窗口均使用防蚊网+防鼠网双层铁网密封,栏舍内隔栏全部使用红木板密封,全场外围墙增设防鼠板,猪场通过全部新建帘廊,实现了360度无死角封闭,所有的猪只从出猪台至猪舍全程在帘廊范围内活动,彻底杜绝苍蝇、蚊虫、老鼠、蟑螂等四害进入生产区。
改造完成后,整个场区所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资,包括生产工具、兽药、疫苗、生活日用品等均有扬翔公司总仓专车配送,最少经过两次消毒方可进入生产区;取消场内厨房,所有食品统一由扬翔公司中央食堂按时配送。彻底隔断生产区与外界大环境的直接接触,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2019年10月10日佳品猪场引入猪苗5000头进行饲养,预计2020年4月出栏,销售收入超千万元。
四、 广西福林猪场
福林猪场建立于2015年6月,占地80亩,并配套了1100多亩的种植基地。2019年7月8日,福林猪场启动"铁桶猪场"改造工作,并于8月25日改造完成。9月11日,引进猪苗1万余头,在2020年2月顺利出栏,收入高达千万元。
截止2020年3月,扬翔公司在全国范围打造"铁桶猪场"超过1000个,进猪复养的均复养成功。
迈入"铁桶养猪"的中国养猪业,将真正意义上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对现有疫病包括未知疫病的系统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