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场实际生产中,一味的追求PSY数量,而忽视了PSY质量,在无形中也会增加生猪养殖成本。例如,猪场只是关注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年产胎次,而没有去关注仔猪的质量(初生重、活力、均匀度等),尽管仔猪可以在相同体重时成功出栏,但过程中的料肉比偏高和治疗保健成本偏高依然会增加总的养殖成本。
一、影响新生仔猪活力的环境因素
新生仔猪出生前后面临的三大巨变,即外部生存环境改变:出生之前的恒温、舒适、温暖的环境到出生后的寒冷、变温的产房环境;营养摄取方式改变:出生之前的通过脐带被动摄取养分到出生后的主动通过奶水摄取养分;氧气摄入方式改变:出生之前的通过脐带摄取氧气到出生后通过肺部呼吸摄取氧气。所以,导致新生仔猪的三大生理缺陷:体温调节能力差,机体能量储备少,自身抗病能力弱。
二、影响新生仔猪活力的生产管理因素
1、不能及时接产
在猪分娩时,由于接产人员未能及时接产,仔猪直接出生在冰冷的产床上,将对仔猪产生强烈冷应激,导致仔猪活力下降
2、羊膜水未擦净
接产人员在使用毛巾和爽省粉擦拭仔猪羊膜时,没有彻底将仔猪体表和四肢羊膜擦干、擦净,及时将仔猪放在保温灯下面,仔猪依然感觉寒冷,有研究数据显示,仔猪在出生后未吃初乳前30分钟,体温将下降1.7-7.2℃,一旦仔猪直肠温度低于37.4℃时,仔猪活力明显下降,出现昏迷
3、过早剪牙断尾
生产中有猪场在仔猪出生时就进行剪牙、断尾等操作,将对仔猪造成强烈应激,并影响仔猪初乳摄取量,而初乳对仔猪的健康和活力至关重要,因此将导致活力进一步下降。
三、新生仔猪活力下降引发的系列恶果
★仔猪活力下降导致抢奶、吃奶能力差,压死仔猪增多
★仔猪活力下降导致初乳摄入不足,自身糖原分解,仔猪出现“低血糖”症,健康仔猪出现消瘦、饿死。
★仔猪活力下降,初乳摄入过晚,仔猪抗病能力差,成活率降低
四、规范分娩护理,提高仔猪活力
★“及”
是指及时接产。
新生仔猪由于对冷应激高度敏感,一旦无人接产,仔猪出生后体温和活力都出现快速下降,通过及时接产可最大限度避免冷应激对仔猪活力的影响。
一方面要准确记录母猪耳号、配种日期、预产日期;
另一方面要密切留意母猪分娩信号。如:突然停食、频繁排粪排尿、精神不安、羊水流出等,做好接产准备工作。
★“擦”
是指:及时用消毒的干毛巾擦干新生仔猪鼻腔、口腔、体表的羊水。
★“断”
是指吃初乳后采取人工掐断的方式,避免脐带血流失;
★“干”
是指用爽生粉将仔猪身体表面所有的羊膜撕掉,确保仔猪体表干燥,放入保温箱,确保仔猪不受凉。
★“灌”
快速补能。在未吃初乳之前,仔猪早已是饥肠辘辘,嗷嗷待哺,但吃奶又极其耗费仔猪体能,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吃奶能力,有必要在仔猪吃奶之前给仔猪快速补充能量。
建议:
在仔猪吃初乳前每头仔猪灌服“动能”2mL;
针对反应迟钝、体重轻、活力差的弱仔,在出生后前3天,每头弱仔前3天动能使用次数按“3-2-1”递减,每次灌服“动能”2 mL,可显著提高弱仔成活率,减少弱仔死亡。
★“哺”
是在使用完“动能”之后迅速让仔猪吃上足够的初乳,针对不会吃奶的仔猪应尽早帮助仔猪吃到初乳。
★“剪”
在非瘟背景下,很多猪场基于安全考虑,有的没有进行仔猪剪牙,但如果母猪奶水不足,容易出现乳房被咬伤的问题;更多猪场,在确保生物安全操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剪牙时间对提高仔猪活力十分关键,剪牙过早不利于仔猪吃足初乳;剪牙过晚,则容易损失仔猪牙床,引起继发感染。
建议:在仔猪出生后6-72h内进行剪牙,并在剪牙同时肌注“速倍治”
综上所述,提升新生仔猪活力,首先要及时接产,尽量做到新生仔猪出生时有人料理,避免仔猪受凉;其次要科学接产,做好接产关键动作;尤其是吃初乳前仔猪要灌服“动能”,快速补充能量,有利于提高仔猪吃奶能力;另外还有合理安排剪牙时间,注射速倍治预防继发感染。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