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过对10家大型养猪企业高产母猪生产数据的收集分析,可以看到母猪产死胎、产木乃伊的比例普遍较高;初生弱仔多、初生仔猪大小参差不齐,母猪流产现象普遍,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高。
弱仔、死胎、木乃伊、流产等都是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产物、也是资金投入的产物,但它们的产生对企业而言是无效的。综合判断,母猪的无效生产行为比较严重,企业的资金投入多、资源浪费大、隐形损失严重。
母猪就是一个“宝藏”、“金矿”、“印钞机”,在高风险、高成本、国家倡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中,如何挖掘母猪生产潜力?值得认真思考。
从技术角度分析,如何减少母猪无效生产的现象,把“它们”抢救变成活健仔,相当于企业少饲养母猪,又增加了产能。
幸运的情况正在发生:各企业数据库的建设、数据链的完善为改善母猪群管理效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原来“粗放型”群体管理转向“精准型”个体管理创造了软条件,管理者应该尽早实施决策转变,技术力量应该迅速执行和分析评估,这样“才是高质量发展,才能做到增效-降本”。
受到新冠疫情、猪非瘟疫情、原料价格飙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养猪成本节节攀升,提高每头母猪有效、高质量的生产行为变得迫在眉睫。
基于行业的“瓶颈”和“痛点”,需要尽快达成共识,从技术服务能力和产品能力来解决母猪无效生产行为突出的问题。
一、中国养猪行业中母猪无效生产的基本情况:
1、母猪无效生产行为定义分类:
2、具体案例:
2.1 自媒体信息
2022年8月29日自媒体牧食记披露温氏集团一些关键生产指标
说明:
根据自媒体牧食记报导的温氏集团数据,笔者只是把它为作为参考现状,比较有限的了解一下大集团公司的生产状况,不做其它评价。
2.2 其它统计:
笔者在2017年1月至2023年9月对国内10家大型企业生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如下:
备注:
①统计时间在2017年1月-2023年9月,涉及10家大型企业。
②统计品种、品系包括1家丹系、1家PIC配套系、8家加系,共计26936窝。
③涉及5个省(区)、3家国家核心育种场、5家省级重点种畜禽场、2家商品场。
④26936窝总计生产死胎、木乃伊共计38158头。按窝均产活仔12.47头、年产2.20窝、母猪头均全年产活仔27.43头,则需要生产母猪绝对数为1396头。这种无效生产行为既浪费粮食,又浪费环境和设备。
二、母猪无效生产现象
1、流产:妊娠前期、中期、后期
2、死胎:全死胎或者有一定数量死胎
备注:死胎性质可以划分为
① 营养释放障碍性死胎:心肺循环或微循环障碍引起营养释放不足
② 相对性缺氧性死胎:通风、换气、保暖不协调、猪群存栏密度大导致二氧化碳含量高
③ 应激性死胎:热应激、疫苗过敏反应
④ 病理性死胎: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
⑤ 其它因素
三、种母猪无效生产行为带来的损失:
1、造成饲料原料浪费
2、造成粮食浪费
3、多饲养种母猪
4、增加设施、设备配置数量,固定资产投资加大、财务费用增加
5、降低管理效率
6、增加其它投入
7、隐性损失加大
四、养猪行业比较棘手的问题
五、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重视、优化后备种猪的选育技术、饲养模式和营养供应模式;
2、增强营养释放能力、减少营养释放障碍性死胎;
3、预防木乃伊;
4、阻止流产;
5、增加产活仔,尤其产健仔数;
6、提高仔猪初生重、减少弱仔数量(以<1.00kg为标准)
7、提高仔猪初生均匀度;
8、提高仔猪哺乳期日增重;
总结:
•母猪就是一个“宝藏”、“金矿”、“印钞机”,就看如何维护挖掘?
•提高单头母猪有效生产水平,才能实现“增效降本”、“高质量发展”。(作者:邹向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