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母猪繁殖成绩逐步提升的养猪时代,肢蹄病成为持续困扰猪场的“小疾病”。认为母猪肢蹄病是小毛病、不予重视,最终导致母猪提前淘汰的情况大有猪场在。PTT养猪学习院的教练团认为,当前饲料配方参考的NRC标准不能完全满足中国母猪的营养需求,因此肢蹄病频发。想知道如何低成本且有效的补充营养?那就一起看看吧!
猪场情况
项目猪场是南方某新美系种猪场,场内种猪蓝耳双阴。PTT教练团通过现场巡栏和被动淘汰分析发现,母猪肢蹄问题比例高达40%左右(严重肢蹄病母猪17%,轻微肢蹄病母猪占比20%),是母猪被动淘汰的第二原因
进一步与技术管理人员深度交流得知,母猪的肢蹄病一般在怀孕80日龄开始明显增加至产房达到高峰,部分产后直接瘫痪淘汰,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通过现场母猪肢蹄的仔细观察检查分析后,教练团认为引起母猪肢蹄病的第一原因是生物素等营养的缺乏,第二原因是母猪膘情过肥,第三原因是栏舍湿滑。
解决方案
1、补充生物素等营养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2%生物素和仔多多各500g/t拌料饲喂,连续饲喂一个月以后改为200g/t长期添加;
2、控制膘情
猪场采用大栏饲养,建议及时把膘情偏肥的母猪挑出单独饲养,控制采食量。
3、环境控制
禁止使用栏位旁的水龙头,及时清理栏内粪尿并在舍内角落放上装有生石灰的袋子,保持舍内栏内干燥卫生。
4、有效防控
产房和配怀专人负责巡栏,第一时间找出患有肢蹄病的母猪,标记后使用鱼石脂软膏+阿莫西林对患部进行涂抹,一天两次,连续涂抹五天并注射速倍治10mL/头。
结果呈现
项目实施一个月后,由场内技术人员统计各栋舍产房肢蹄病母猪数量。由统计数据可知,方案实施一个月后,母猪肢蹄病比例及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产房中度肢蹄病母猪比例降低14%,严重肢蹄病母猪降低至0%。配怀舍母猪肢蹄病比例由7.5%降低至2%。
方案实施后产房肢蹄病母猪数
方案实施前后产房肢蹄病母猪数
方案实施后配怀肢蹄病母猪配怀舍
小结
由该项目可知,新美系对生物素等营养的需求远高于当前营养标准。生物素缺乏是导致母猪肢蹄病问题多发的主要原因,在生产管理中需高度重视母猪生物素缺乏引起的母猪肢蹄问题,有问题的母猪及时治疗,防止因严重肢蹄病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