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胎小母猪能不能留种呢?最近看到有一些老铁在讨论这个话题,各种观念都有,有的说可以留,有的说绝对不能留。我站在中立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什么叫做种猪,什么叫选种,咱们可以引申为跟人一样,选美、选秀、选老婆,这叫优中选优,既然是选,就有一个比较和淘汰的过程,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情况下,肯定是选择那些毛病少的,特征好的猪只,这是挑选的原则。
从这个原则上讲,我们就需要在留种的时候分出小母猪的好坏,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一胎猪确实有一些毛病,比如第一胎的母猪在生产过程中经验不足,生产的小猪体重不均匀,初产母猪奶水抗体不足,小猪更容易得病、发育过程中体型不均匀等问题。所以,当有条件不选头胎的时候,我们肯定不选。也就是说,当同时有三胎到四胎的猪,我们肯定不选第一胎的。那为什么有些老铁选一胎的,是因为他着急留母猪,又没有其他的母猪,这种情况下只能这样做了。
有句话叫瘸子里面挑将军,初产小母猪生的小猪,仔猪奶水等问题并不是100%,它只是一个概率问题,也就说只有足够大的基数,才会表现出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问题,以这个问题引申,再说一下杜洛克,都说杜洛克不能当作母猪来用,这是一个大的数据概论,也就说你只有养到100头以上的杜洛克血统的母猪时,你才能感觉出来,它的产仔数确实不行,它的母性不好,平均产仔数可能只有八九头,但是如果你单纯地放到自家小猪场,留个三五头或者十头八头的杜洛克或者红毛猪,你会发现产仔数还可以,这就是概率事件,小概率让你碰到了。
那么杜洛克到底能不能留作母猪呢?如果猪场的规模较大,而且是批次化的引进后备猪,你要是作为商品猪的生产机器,也就是二元以后生产商品三元,尽量不要选它,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长大和大长二元,不要选有杜洛克血统的母猪。我们既然是规模养殖,就要养精品,因为种舍料病管这五个方面,“种”是第一位的, 品种不好后面的努力都是白搭,都会大打折扣。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