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进入3月以后,市场的走势还是挺清晰的。或者说,几件最令人担忧的“大事”终于尘埃落定,也使市场之前一直悬着的心可以稍稍放松了。
引种安心、用种放心!家育育种核芯技术,助力猪场实现“增效降本”
中国是世界第一猪肉消耗大国,同时也是全球养猪最多的大国,但我们却仍不是养猪强国!中国猪业要追赶西方的先进水平,攀上自主自强的高峰,就势必要在复杂的环境下完成“种业振兴”。
越秀农牧食品程九洲:生猪育种是规划布局的重点,积极探索AI+数字化养殖的各种应用场景
广州市近郊的花都区狮岭镇有一片楼房,每栋9层楼,一共4栋,占地1300亩,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不足30公里,被群山环绕 这里可不是居民的住宅区,而是养猪大楼。
猪价2月份上涨的套路失效,月内猪价或将徘徊在15~16元/公斤左右?
进入三月份,国内生猪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不同,猪价2月份上涨的套路已然失效,这不禁让养殖户心头一紧,那么,猪价要断崖式下跌吗?
3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阴跌不止,近期,由于消费市场缺乏实质利好,二次育肥逐步停滞,虽然,部分屠企仍有分割入库的现象,但是,入库积极性也明显转弱,市场悲观情绪升温,养殖端扛价情绪尚存,猪价重心缓慢回落,市场呈现滑坡下跌的走势!
当前的玉米市场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市场已经不再按过去的“套路”出牌了。也许很多人并没有发现,但是我说几个变化你肯定感受深刻。
过去一年,中国人每天要消耗掉至少200万吨粮食。这些粮食如果用中型货车(以载重12吨,车长6米计算)运输,一辆辆头尾相接,大概要排成一条长达1200公里的车龙。但这些粮食中的大部分其实并非直接被人们食用,而是作为饲料喂给了猪牛羊鸡鸭鱼。
今年的玉米走势不赖,尤其是在2月份这样的淡季,都能走出一个“V”型的反转。前半个月还沉浸在庞大的卖压下,再加上进口玉米的不断到港,以及下游需求的清淡,供强需弱是十分明显的。
董广林:同样是养猪,为什么别人的损失小,而你的损失是承受不起?
这几年,不少猪场已经黯然地离开这个行业,或者在巨额的债务下苦苦挣扎。这是不是现实?至于能坚持下来,且还能持续盈利的中小猪场,请务必谨慎、再谨慎。
昨日玉米深加工企业上涨态势扩大,范围基本遍及各主产区,不过东北地区两级分化的现象日益突出,贸易商、各地粮库、企业也开始加入收购大军中,不少人认为这是抢粮大战开启的征兆,但也有部分持粮主体认为,当前所谓的全线反弹是假象,玉米还要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