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场要获得较高的繁殖成绩,及母猪优良繁殖性能的发挥,种公母猪的品种基因再优秀与配种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配种繁殖工作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核心工作单位。
哺乳期母猪采食量是影响母猪膘情的最重要因素,尤其带仔数量过多的母猪、一胎母猪,采食量不足母猪势必动用自身储存能量物质以维持泌乳,此类母猪断乳后失重过大,断奶后往往发情不顺。
母猪上产床后2-3天不吃东西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俗称“产后厌食”。虽然短期内对母猪影响不大,但长期不进食会导致母猪体能下降、泌乳量减少,进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和健康。
进猪前,对每个栏位的仔猪饮水器和母猪饮水器用手或工具按压,逐个排查,母猪饮水器出水量不低于4升/分钟,仔猪饮水器出水量不低于0.5升/分钟,具体根据实际调节,分娩舍母猪每天饮水量一般为30-50升,母猪饮水不足,影响乳汁分泌和仔猪成长;夏季6-9月,喂料后,如有必要,则对母猪料槽加水,确保母猪饮水充足。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准确掌握母猪发情规律是实现高效繁殖的关键环节。数据显示,我国规模化猪场平均发情检出率不足85%,未及时发现的发情周期导致母猪年均产仔数减少0.8-1.2头,直接造成每头母猪年经济效益损失约2000元。
怀孕后期攻胎的目的除了提高仔猪初生重外,还需要考虑胎儿的初生活力、初乳质量和母猪健康等,同时考虑攻胎后对后一阶段分娩和哺乳的影响,所以正确、合理的攻胎很重要。
猪场的免疫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猪病。在免疫工作当中妊娠期母猪的免疫工作是猪场防疫工作的重点,但不同的猪场在不同的情况下免疫的重点是不同的,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那么母猪如何正确免疫?母猪妊娠期的免疫流程。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产后奶水不足是一个较为常见且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以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一旦母猪产后没有奶水,仔猪就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容易出现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抗病力下降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仔猪死亡。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