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是猪场的关键环节,也是问题多发的环节,经常会出现母猪分娩日期延长、产程过长和产后仔猪消瘦、腹泻等问题。
后备母猪可按四期培育:少女期(25-60kg)、青春期(60-100kg)、炼苗期(100-125kg)和优饲期(125-140kg)。因各期培育目标不尽相同,故其营养供给必然有异。
使用人工授精可以使优秀公猪的基因影响力最大化,从外部引入基因时可以避免疾病的引入。但是人工授精同样需要相当的操作技巧和熟练度才能够获得好的受胎率。
在过去30年中,大多数欧洲家猪品种的产仔数都翻了一倍,但是产程却增加了4-5倍。分娩时间从12个仔猪需要2小时变成了19个仔猪需要6小时40分钟。
发现一头母猪从产后第一天开始表现出持续发烧(39.8℃)、食欲较差、精神沉郁、阴户红肿和阴户口严重流脓等症状,产房工作人员每天对其进行治疗,但仍然是连续4天不吃料。
健康高产的母猪群可以增加猪场的年出栏量,有效降低猪只的生产成本。因此,建立健康的高产母猪群是猪场实现最终效益的关键所在。
理想的后备猪培育目标是,繁殖性能保持第二胎生产表现不下降,至少3 4的母猪进入能进入第三胎生产。因此后备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
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猪生产中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其存活率低、难饲养的问题,根据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调节体温能力差等特点,经多年实践总结把握仔猪初生养育等“四把握”关键技术要点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