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合影(0/24)
-
“后非瘟时代猪产品企业突破经营路在何方?”论坛嘉宾合影(1/24)
-
张金林:后非瘟时代猪产品企业突破经营路在何方?(2/24)
-
王成:后非瘟时代,第一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就是怎么把猪养好,把非瘟防住;第二要把动作执行到位;第三要有好的团队,怎么把团队潜能激发出来也很重要;第四是要抓住战略机会,快速发展。(3/24)
-
何祖训:我不谈这个问题,但我想分享几个观点。第一,我坚决反对靠非瘟疫苗来养猪,只靠疫苗,我们的竞争力就没有了,非瘟是可防可控的,大家对待疫苗要有清醒、正确的认识。第二,非洲猪瘟使整个养猪业走向文明,养猪的要求整体提高了,从事养猪行业的人也将走向高福利、高待遇、年轻化的时代。第三,不论什么养殖模式,未来养猪一定是规模化、现代化、生物安全化的。(4/24)
-
杨阳:猪价奇高无比,非瘟可防可控,猪源种源多元化,时间赛黄金。猪瘟年年有,今年叫非瘟。非瘟仅仅是市场格局变化的一个名字而已,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把握市场格局变化。(5/24)
-
姚辉德:养猪,设施设备很重要,团队很重要,整个猪场的全封闭很重要,这些匹配不了,养猪很危险。(6/24)
-
尚海广:养猪的门槛在变高,动保产业进一步缩小,饲料毛利下降。高猪价应该也只是这一两年的事。非瘟猪瘟导致的是整个行业、整个生态的重构。(7/24)
-
傅衍:这个题目对不同的企业可能都有不同的路,我以天邦为例做个分享。非瘟发生后,天邦在三方面重新定位。一是做好种猪育种,二是做大养猪产业,三是一体化发展。非瘟不可怕,我们有猪场拔牙成功了,复养也成功了。(8/24)
-
“产业链之路离畜禽产品品牌化还有多远?”论坛嘉宾(9/24)
-
彭进:是不是未来的企业不走产业链之路就没有前途?(10/24)
-
吴雄伟:我觉得做农业全产业链是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而且是未来的趋势。我们用全产业链的方式来布局,包括清远鸡的种源保护,标准化的养殖,生鲜屠宰和食品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竞争优势益。(11/24)
-
邵堃:我不同意一个企业搞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会把企业(人)的精力分散,如果只专注某一块可能做的更好。我认为全产业链不应该是一个企业的事,应该是几个企业一起合作的工程。(12/24)
-
路乃为:在肉羊产业链当中,养殖板块和反刍饲料板块利润非常高。对肉羊、奶羊企业来说,全产业链有助于品牌的持续打造。(13/24)
-
陈翔:做全产业链的优势在于能将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保持可控状态。我认为企业如果要做大或做出口的话,还是要以全产业链为主,哪怕是与别人合作,也必须要保证可控状态。这样才能够支撑品牌成长。(14/24)
-
严虎:过去30年可能饲料的天下,未来20年是养殖的天下,再以后可能是食品以及品牌的天下。产业链听起来非常的诱惑,但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陷阱,千万不要轻易去做。没有一个企业能做好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所以一定要根据公司的发展、资金实力、团队情况、趋势特点等来选择你的公司在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在每个阶段选择了自己的特点,照样可以成功。(15/24)
-
洪平:有人告诉我说,不做产业链等死,做产业链找死。我不想等死,也不想找找死。所以我们整合产业链。我不是自己全部做这个产业,我只发挥我的几个特色。我认为未来产业链是闭锁的,增值的,生态的。(16/24)
-
老乡鸡集团董事长束从轩作《破解农产品品牌的死穴》报告(17/24)
-
美保龙生物疫苗总经理欧伟业作《科技创新,美的存在》报告(18/24)
-
通威股份总裁郭异忠作《行业变局与通威创新转型》报告(19/24)
-
地头力智库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王育琨作《华为精神背后的战略与情怀》报告(20/24)
-
铁骑力士集团运营总裁邓先锋作《高端食品供应商的战略定力》报告(21/24)
-
辅音国际总裁赵春飞作《大市场运营:贯通战略与战术》报告(22/24)
-
“如何快速链接消费者平台与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论坛嘉宾合影(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