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 结果是检测结果,而不是诊断结果。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近年来,它摧毁了许多不同国家的养猪业。实际上非洲猪瘟传播相当缓慢,通过适当的措施可以减少其地理传播。早期诊断是避免传播的关键因素。
1、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往往更短,临床实验感染则为2~5天,发病时体温升高至41℃ ,约持续四天,直到死前四十八小时,体温始下降为其特征,同时临床症状直到体温下降才显示出来,故与猪瘟体温升高时症状出现不同。
最初三至四日发热期间,猪没有食欲,呕吐,显出极度脆弱,猪只躺在舍角,强迫赶起要它走动,则显示出极度累弱,尤其后肢更甚,脉搏动快,咳嗽,呼吸快约三分之一,显呼吸困难,浆液或粘液脓性结膜炎,有些毒株会引起带血之下痢,呕吐,血液变化似猪瘟。
从三至五个病例中,显示有50%之白血球数减少现象,淋巴球也同样减少,体温升高时发生白血球性贫血,至第四日白血球数便降至40%才不下降,未成熟中性球数增加也可观察到,往往发热后第七天死亡,或症状出现仅一、二天便死亡。
1.大面积流产(左)和母猪血性腹泻(右)
2、尸检解剖
会厌和气管变红,通常有间质性肺炎伴小叶间水肿。有时存在类似于APP的纤维蛋白坏死性胸膜肺炎。
纤维性心肌炎和心包炎,胸部和腹部有过量的血性或血清液体。
肠系膜淋巴结,特别是胃肝淋巴结可能肿大,水肿,并且在切面上出现坏死出血(照片2)。
脾肿大。
肝脏有明显的出血。
肾脏可能有许多梗死,瘀点和瘀斑性出血(图3)。可能有明显的肾周水肿。胃底经常严重变红和腐蚀,螺旋结肠可能充满血性内容物。
脑内可能有明显的纤维蛋白性脑膜炎。
照片 2.胃肝淋巴结出血和坏死
照片 3.肾水肿和瘀点出血
解剖应在专业人员关注生物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不会给受感染猪场带来疾病危害,并呈现检测方法无法获得的宝贵信息。
3、实验室技术
PCR:非洲猪瘟的诊断通常通过核酸检测阳性和排除类似病变的其他常见病因来验证。最常见的是P72基因的PCR。肺、肾脏、脾脏、淋巴结、血清和血液都是PCR的优秀检测样本。口腔拭子和口腔液体也很常见,但病毒的数量比血液和组织中通常发现的要少几个对数,因此假阴性结果相当常见。PCR包括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常规PCR为基因测序提供了一条方便的途径。
如果使用基因缺失疫苗或意外引入基因缺失病毒株,核酸检测可能会在某些猪只中失败,因为产生的病毒数量比野毒低得多。然而,如果可以从组织或血液中获得良好的样本,可以对疫苗病毒的缺失基因进行核酸检测。在P72基因检测呈阳性后,可以对基因缺失疫苗进行PCR检测,寻找MGF 360–505 R和CD2v中的DNA,以确定问题病毒是野毒还是基因缺失疫苗病毒。
LAMP提供了一种快速、廉价、灵活且极其灵敏的核酸替代品,几乎不需要专业设备,且适合大规模检测,例如屠宰时的监测/筛查。
血清学检查可用于确定从感染到检测的时间过程较长,以至于病毒血症和组织中存在病毒的时期已经过去,或者如果没有良好的解剖样本,血清学可用于确定动物是否接触到ASF病毒。
有许多ELISA试剂盒可用于寻找 P 72、P 30 和其他 ASF 抗原抗体的存在。这种检测试剂盒通常用于识别和通常剔除故意或意外散毒于非法疫苗病毒的母猪群。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全身性血管炎伴梗死、出血和多器官血栓形成,尤其是肺、脾、淋巴结、肾脏、脑和肠道。淋巴结和脾脏中存在大量淋巴样破坏,肺泡巨噬细胞出现空泡。结肠上皮坏死和溃疡很常见(图4)。
照片 4.血管血栓形成,梗死,结肠粘膜溃疡
使用组织病理学来验证基因缺失苗的典型慢性病变是非常有用的。接受过ASF疫苗的猪通常具有慢性活性愈合和纤维化血管病变,包括肠道,肝脏,淋巴组织,心脏和肾脏中的血栓和梗死。淋巴结可能有出血,坏死和淋巴样破坏以及纤维化和愈合区域。接种疫苗的母猪群可能有大面积的肺坏死和纤维化区域,经常被误认为是慢性胸膜肺炎。疫苗毒可能不会杀死猪,但猪通常无法清除疫苗毒。
PCR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并非万无一失,而且相对于实际的猪场情况,它不是100%准确的。这并不是说PCR不可靠。相反PCR结果仍然是主要的诊断依据。
临床兽医是一名“侦探”,应该使用他所掌握的所有工具。当怀疑非洲猪瘟时,要一如既往地重视生物安全。也有几种非洲猪瘟相似疾病,在非洲猪瘟诊断阴性后,还需要对病情的实际原因进行诊断,这可能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干预。而不是通过锁孔切口突出腹股沟结节或脾脏。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