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营销 > 内容

胜利的曙光!仔猪成活率从88%提升到92%,窝均总仔从12头提升到13.5头

德康集团 2022-11-08

阅读()

“从去年投产到现在,我们一直在爬坡上坎,现在终于看到了一些曙光。”兴文德康同乐二场场长田丽回忆起这一年多以来的攻坚历程,感触颇多。

“从去年投产到现在,我们一直在爬坡上坎,现在终于看到了一些曙光。”兴文德康同乐二场场长田丽回忆起这一年多以来的攻坚历程,感触颇多。

 

从去年5月到现在,7200头母猪规模的同乐二场平均配种分娩率从最初的84%提升到95%,平均仔猪成活率从去年的88%提升到92%,窝均总仔从12头提升到13.5头。

 

人手人手人手!新场投产迫在眉睫

 

去年3~5月,同乐一二场相继投产,随之而来的,就是紧锣密鼓的配种及产仔工作。但放眼当时整个同乐猪场,能够用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德康猪场

 

“我之前在怡乐猪场的时候,专门储备了一部分配怀人手,到同乐也带了几个人过来。”田丽说,即便是事先有一定的准备,但到同乐猪场后,仍然显得捉襟见肘。两个场先后投产后,虽然配怀工作能暂时稳定下来,但分娩舍却出现了很大的人手不足困境。据田丽介绍,受繁忙的生产影响,两个场的母猪初次分娩的时间分别在7月初和7月中旬,几乎没有间隔时间。而当时,一二场分娩舍能够使用的熟手分别都只有一人,其他都是从怡乐猪场调过来的实习生以及新进人员。

 

“两边都是7200的规模,分娩都只有一个熟手,当时这种情况是非常难受的。”田丽说,一场已经率先开产,为了尽快稳住局面,她只能第一时间到一场单独带一条线,手把手带领员工开展工作。

 

猪场

 

二场分娩迫在眉睫,田丽也不得不求助于当时的片区,好在当时的片区技术总监李万奎及时抽调了片区生产督导殷吉秀和养殖教练吕滤等到场里帮扶带线,同时又从蟠龙猪场抽调了一名主管到场内带线,这才堪堪稳住局面。

 

“有他们的帮助,生产暂时能够正常开展,场内新人也学到很多东西,给后来稳定生产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田丽说,最初投产那段时间,如果没有片区带来的“及时雨”,真不敢想象当时情况会有多糟糕。

 

标准标准标准!同乐要有自己的制度

 

虽然前期有生产督导和教练等帮扶打下的基础,员工们的技能水平都有一定提升,但要取得长足进步,还得激发自身内在的“生命力”——梳理出属于同乐自己的标准、流程和制度。

 

“由于各位生产督导和教练来源于不同的场区,对生产操作的理解和执行都会有细微差别,我要做的就是要把他们带出来的员工统一起来。”田丽说,作为一个刚刚组建不久的团队,生产上有“共同语言”这一点很重要。

 

猪场

 

在配怀舍,由于同乐二场有3条生产线,分别由三名骨干负责,每次大配种时,其他两条线都会抽调一些员工去帮忙,虽然在人手上不再出现紧缺的状况,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绩并没有多大起色。

 

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其他两条线的员工们都普遍认为,大配种时只要有人去帮忙就足够了,却忽视了现场工作的执行效率和质量。为了使全场的配怀成绩尽快提上去,三条线的骨干经过多次复盘,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每次大配种,三条线负责人必须同时在场,分别监督插管、输精、检查工作及现场带教员工,集中场内中坚力量去做最关键的动作。

 

猪场

 

而这一想法提出后,也得到了田丽的认可,后来这一做法也成为了同乐二场提升配怀成绩的一项关键做法。

 

在分娩舍,流程梳理也在同步进行。

 

“我们分娩的成绩是比较差的,我到现场过后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要想把成绩提上去,还得从基础入手,那就是分区管理和6S。”田丽说,分娩舍操作程序很多、很杂,物资相对配怀也多很多,加上人员流动更多,他们便首先把重点聚焦到分区管理和6S管理上。“只有先把这些基础的东西理顺、固化,后面不管是生产操作还是新人带教,才有可能实施。”

 

猪舍

 

事实上,今年3月,集团层面也正式下发了分区管理和6S管理的相关文件,借着这个机会,同乐二场又再次召集骨干员工学习了文件,并梳理出其中的精髓和重点,针对已经实施的做法,做了相应的细化完善和规范。

 

同时,田丽带领分娩舍员工着重梳理了产前7天、产后7~14天、产后14天至断奶等重要时间阶段的工作,并形成一份详细的资料,每当集中学习或是新人进场,都会打印出来让每个人学习领悟。

 

“在我们场,我们是不会下发电子资料的,这是一条硬性规定,就是为了让员工能够认真学习,持续提升自身技能,尽可能减少外界干扰。”田丽说,在猪场这个封闭环境里,手机无疑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如果让员工在手机上学习,过不了多久就会分心,也没办法在手机上勾画圈点做笔记。

 

同时,为了深入贯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针,分娩舍对待产母猪还做了同期分娩,按照预产时间把相近时间的母猪转到同一个舍,让员工集中力量做接产、产后护理等工作。

 

“猪越小,生命力越弱,只有给予更多关注,才能提高成活率。”经过长期观察,田丽也让主管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母猪产后3~5天上去,尽可能加强母猪护理,减少仔猪被压死的情况,提高成活率。

 

团队团队团队!关心关注关爱员工

 

“大家相聚到同乐,那就是一种缘分,作为场长,自开场开始,我就要求主管要去关心关爱场内员工。”田丽说,特别是去年年底,同乐二场出现了轻微腹泻,分娩团队出现人员波动,给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加重视团队建设。

 

虽然从去年到现在,同乐二场的生产一直都非常忙碌,但田丽并没有忽视员工们的心理状态,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和主管们一起,去找新进员工和老员工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田丽也会积极举办各类活动,让长期忙碌的员工身心得到放松。

 

图片

 

而对于新员工进场,田丽对这一块非常重视。每当有新员工要进场,田丽都会安排前置岗亭的门卫以及隔离点的厨师重点关注这些员工,给他们做相应的指引,并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在进入生活区后,库管也早已根据他们的性别、身高等准备好了相应的生活用品,场内骨干和老员工都会第一时间和他们见面,给予新员工足够多的关注,并把场内梳理出的生产流程和制度分发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尽快地学到扎实的生产技能,帮助新员工提升。

 

“我们都是从新员工走过来的,回想当初进公司,就得到了前辈的帮助,这是德康的好传统,我们要好好地传承下去。”田丽说,只有在生活工作中充分关心关注关爱员工,才能够打造一个紧密的集体,实现生产成绩快速提升,让员工在猪场工作生活得开心满意。

 

不仅如此,为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凝聚更强大的团队合力。田丽在日常工作中,还特别重视目标管理。

 

“我们一直都要求进行工作汇报,但是之前发现他们不清楚指标。”田丽说,后来,她着重要求每次汇报时,员工都必须要有数据汇报,这样他们就非常清楚当前的指标,以及和目标的差距,以此刺激员工们积极对标集团标杆,不断追赶、看齐、超越。

 

“现目前成绩已经实现了一定的提升,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公司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田丽说,胜利的曙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但更多的是给了他们前行的勇气,相信在同乐团队的努力下,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