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技术 > 内容

连续生产向批次生产转化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养猪职业经理人 2018-11-25

阅读()

随着规模猪场全进 全出(AI AO)生产模式的应用,批次生产也应运而生。
  随着规模猪场全进/全出(AI/AO)生产模式的应用,批次生产也应运而生。当前批次生产是个热门的话题,今天笔者介绍批次生产的优缺点,并对什么类型的猪场才能做好批次生产作分析,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启迪。
  
  先来看一下批次生产的定义,批次生产就是将原有连续生产管理模式每天都有断乳、配种及分娩的工作,改为在集中的时间段完成生产工作,间隔分明且有规则,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疾病传播得到阻断。猪舍管理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隔离饲养,所有生产阶段虽处在同一猪场内,但由于实施批次生产,不同批次猪只绝不混养,每栋猪舍即是一批猪只,视猪场规模大小可改为1/2周、1周、2周、3周一个批次生产,各栋猪舍间严格执行隔离防疫措施。不同生产阶段(例如种母猪、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育肥等不同之分段方式)的猪只各自处于不同的猪舍内,如此使用全进全出的方式可以阻断疫病在猪只间的水平传播。
  
猪好多
 
  一、批次生产的好处
  
  1.1 能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因为批次间猪只不混养、并栏,猪只应激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分别在隔离的空间饲养,可以有效防止水平感染,阻断疾病的传播,进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想一想为什么传统的连续式生产的猪场猪病越来越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包括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等。就饲养管理来说,由于饲养管理水平差,猪群饲养密度过大,同一幢舍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在一起,易造成疫病在场内的水平传播;夏季高温高湿容易中暑,冬季低温容易患感冒和风湿,高湿容易发生皮肤疾病,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往往会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舍内环境卫生差、粪尿不及时清除,给各种寄生虫的滋生创造条件,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这是造成猪病接连不断的主要原因。
  
  1.2 减少预防性药物的使用
  
  批次生产可以生产出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和连续式饲养模式比较,可以减少预防性药物的使用量,猪只的日增重、饲料效率、死亡率及用药成本皆有显著的改进。批次生产前后对批的话,特别明显的是保育猪的保健费用会大幅度下降。
  
  1.3 节省员工工作时间,降低精液成本
  
  批次生产将每天或每周都需要执行的配种、分娩等重要工作,集中于短时间内(三天)完成,节省了员工工作时间,提高猪场管理效率。可以改变员工没有休息日的现状,让日常工作变得有计划性和可预知性。计划生产使得工作量相对集中,可以降低人事成本,在工作量大的日子,可以调动员工或聘请临时工支持。批次生产每批次要求控制在3天内全部分娩完毕,大批母猪同时分娩,各分娩母猪平均哺乳新生仔猪时,交叉寄养比也较容易,可利用该批怀孕母猪已经有2 ~ 3 头分娩后,使用喜娩康( PGF2α)使母猪同期分娩。同一时间段分娩的猪只,由于免疫水平一致,甚至于猪只上市时,整批出售肉猪整齐度好,售价可以高出0.2元/Kg。
  
  此外大批次配种,必须使用人工授精技术才能应付大量精液需求,将使场内公猪在养头数减少,可以向公猪精液供应中心议价,外购优良新鲜精液使用,或可以数个猪场共享优良公猪精液,共同采购优良种公猪,降低生产成本。
  
  1.4 饲料效率高,更便于监管
  
  在良好干净的饲养环境中,病原危害极低的状况下,猪只生长速度加快,上市日龄可大幅缩短;但越干净的环境,越应该注重生物安全,否则猪只患病之风险更高。在疾病病原浓度很低的环境下,猪只所摄食之饲料,只需要少量转换成免疫物质,蛋白质可以完全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批次之间,猪舍隔离性良好,环境温度及通风容易分别控制,营养需求可依照不同日龄体重或猪只公母分栏饲养,提供最佳营养配方,减少饲料营养的浪费。饮水及耗料可依批次或单位个别监视使用量,可提早预知猪只健康状况,及早预防猪只疾病。批次之间空栏时间容易控制安排,猪舍硬件的维修、清洗及消毒可大规模进行,提供干净的畜舍给新批次猪只关养。可以将主要的饲养技术及人力集中在配种、分娩及保育照顾工作,将时间及精力专注于猪场最重要的地方,使整个猪场饲养成绩大幅进步。
  
  综上所述,批次生产的优点是能降低猪只患病的概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猪场管理效率,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二、批次生产的不足之处
  
  2.1 母猪方面
  
  批次生产的猪场,由于后备母猪和乏情母猪缺少外界刺激,不能在需要的时间内发情,因此需要更多的母畜参与配种,以减少分娩栏空栏的情况出现,配种目标才能达成。同时,怀孕母猪过多的可能性会增加。
  
  2.2 公猪精液
  
  由于配种时间集中,种猪使用强度时强时弱,可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及多家友好猪场共享公猪精液来克服。每周的中期配种(周三之后)可能导致母猪在周末分娩,假如由传统的连续饲养模式改变为批次生产,过渡期内可能产量会降低,随后因生产速率增加和医药费减少,而收益很快地恢复。母猪群中一些延后或提前分娩的变异,将增加断乳仔猪群中日龄和体重的变异。小体重断乳仔猪因为防疫隔离问题,不能留待下批饲养,会增加淘汰猪只数量。
  
  2.3 工作更强调计划性,计划必须周密
  
  批次生产工作现场一旦工作安排不恰当时,工作量有时会过大,造成工作质量不佳。批次配种数量如果调整不当,或分娩率突发变化,可能造成生产断档。批次生产模式其分娩床比传统连续式模式需求数量会增加,且因为批次间属于不同关养单位,通风控制设备及猪场面积利用率等也相对增加,建筑及硬件成本相对较高。
  
  三、批次生产转化前需要考虑事项
  
  3.1 批次间隔时间选择依照在养规模及各猪舍面积决定每一批次的间隔时间,大型猪场其实很多在施行批次生产了,只是断乳后保育空间并未成批隔离饲养,只要将保育及育肥部分之成批隔离解决即可改善现况。小型猪场可以选择2周、3 周或5 周一个批次之间隔,如果考虑整个猪只发情周期,建议小猪场采用3 周批次操作较为恰当。
  
  3.2 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数量
  
  分娩床及分娩舍的数量决定每一批次母猪群数量,也关系到整场在养母猪群数量,不同批次之分娩舍间应该有明显隔离饲养措施。
  
  3.3 分娩率各个猪场配种分娩率水平不同,甚至春秋季、冬季、夏季的成绩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应随本场不同季节之配种分娩率决定该批母猪配种头数,以符合分娩单位的需求(重中之重-必须确保分娩舍满床)。
  
  3.4 公猪利用率  在养公猪头数会因为批次生产而减少,可考虑与周边友好猪场合作共享公猪,共同集资购买优良种公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批次生产的猪场是必备的技术(你的猪场条件是否具备? ),只有人工授精技术熟炼具备条件的场才可将人工授精技术提升至子宫深部注精技术,提高公猪利用率。
  
  3.5 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来源及数量应事先计划好,考虑外购种猪或自繁自养补充。欲进入生产猪群之后备母猪,应至少观察到1个发情周期,将各项基础免疫做好后,再进入繁殖猪群,详细掌握后备母猪的发情周期,这样可以降低发情同期化药物的费用。
  
  3.6 工作人员批次作业集中,转型前应事先调整或培训技术人力,一定要将技术人力投入最重要的配种、分娩及保育工作。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