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内容

非洲猪瘟影响下我国生猪产品贸易现状,种猪进口不断,缺少地方品种

中国兽医发布 2021-06-11

阅读()

我国生猪生产水平不断进步,主流养殖方式已从散养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过度,但在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要继续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量保质的基础上,促进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摘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贸易国,猪肉进口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猪肉产量大幅下降,猪肉进口量进一步增加,猪肉进口额由2017 年的22.2亿美元涨至2019年的46.6亿美元;大豆、玉米等主要饲料进口额近三年增长了4~14亿美元。本文分析了国内需求、国际畜产品价格、进口关税、其他贸易国生产消费等因素对我国生猪贸易情况的影响以及是否能依靠进口保障我国猪肉需求等问题,分析认为,我国应加快生猪产业复养复产,积极开发地方品种,促进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国内国际交融合作。本文为推动我国生猪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

 

生猪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以及居民饮食习惯等原因,我国猪肉消费处于全球主导地位,需要进口部分生猪产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进口国。2018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同时叠加猪生产周期和环保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猪肉产销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动,生猪产品贸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列举了2018年我国非洲猪瘟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猪肉生产消费国及国内生猪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并对影响国内生猪产品进出口的因素加以分析,提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贸易发展、扩大猪肉出口的对策建议。

 

生猪生产及贸易现状

 

全球生猪生产及贸易情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显示,世界猪肉生产持续增长,2018年世界生猪屠宰量达148 449万头,猪肉总产量达120 88万t。我国的生猪屠宰量和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18年分别为69 454万头和5 498.4万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6.8%、45.5%。除我国以外,美国、德国、西班牙、越南、巴西和俄罗斯也是猪肉生产大国,2018年猪肉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9.9%、4.4%、3.7%、3.2%、3.1%和3.1%。从进口情况看,近几年全球生猪产品贸易量也在逐年增长,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刺激了贸易增长。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9年世界生猪产品贸易进口量为933万t。

 

我国是猪肉进口量最多的国家,2019年进口245.1万t,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9.1%。日本和墨西哥也是猪肉主要进口国,2019年分别进口猪肉149.3万t和97.5万t,分别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7.7%和11.6%。从出口情况来看,欧盟、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猪肉主要出口地。2019年这3个地区猪肉出口量分别为335.1万t、286.7万t和128.4万t,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重分别是38.0%、30.7%和13.8%,基本占据了世界猪肉出口的主要市场。从上述情况看,我国是全球生猪产品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非洲猪瘟疫情导致进口量进一步增加;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生产国,也是最大出口国;德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也是主要生产和出口国;日本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猪肉进口国。

 

我国生猪生产及贸易情况

 

我国猪肉生产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国内需求旺盛、价格相对偏高、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原因,生猪产品进口数量一直远大于出口数量,存在严重贸易逆差。

 

生猪生产消费现状 自2018年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受到非洲猪瘟和去产能的影响,国内生猪存栏和产量明显下降。2018年猪肉产量为5 403.7万t,同比下降0.88%。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减弱,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市场供应偏紧格局逐步缓和。至2020年9月,生猪产能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80%以上。可以说现在进口猪肉对国内市场仅起到补充调节作用,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进口猪肉

 

猪肉及猪杂碎进出口情况 我国猪肉及猪杂碎贸易逆差2018年以前已在逐年减少,但近两年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国内猪肉市场供应偏紧,进口量剧增,贸易逆差又继续扩大。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猪肉和猪杂碎贸易逆差为63.87亿美元,同比增长87.6%;截至2020年7月,我国猪肉及猪杂碎贸易逆差已达到87.63亿美元,同比增长194.4%。从进口情况看,2017—2019年猪肉进口量从121.68万t增至210.78万t,进口额从22.2亿美元增至46.6亿美元。

 

猪杂碎2019年进口量为101.88万t,进口额达18.69亿美元。2020年以来,猪肉及杂碎进口量有继续大幅增长的趋势。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已进口猪肉329万t,同比增长132.2%,进口额为628.7亿元,同比增长228.6%;猪肉及猪杂碎总进口432万t,同比增长93.5%;进口额778.4亿元,同比增长165.4%。我国猪肉和猪杂碎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依次是美国、西班牙、德国、丹麦、荷兰和加拿大。从出口情况看,非洲猪瘟发生后,国内生猪产品供不应求,猪肉出口逐年减少。2019年出口仅2.66万t,出口额为1.41亿美元。2020年,截至5月份,猪肉出口0.45万t,同比减少59.6%,出口额为0.37亿美元,同比减少31.1%。

 

饲料进口情况

 

我国2019年饲料总产量为2.3亿t,进口饲料在国内畜牧生产中占了很大比重,且近几年主要饲料用粮进口呈增长态势,对国内饲料价格和生猪生产形势都产生了一定影响。2016—2019年,大豆进口量从8 391万t增至8 851万t,进口金额从339亿美元增至353亿美元;玉米进口量从313.6万t增至479.0万t,进口金额从6.3亿美元增加到10.6亿美元;几种主要饼粕进口量从99.2万t增加到401.7万t,进口金额从2.3亿美元增加到10.5亿美元;饲料用鱼粉进口量从103.7万t增加到141.9万t,进口金额从16.1亿美元增加到19.7亿美元。我国饲料主要进口国依次是巴西、美国、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

 

影响国内生猪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

 

国内需求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猪肉消费量近五年始终占肉类总消费的45%以上。猪肉人均消费量从2009年的17.1 kg增至2018年的22.8 kg,目前需求仍持续增加。近两年非洲猪瘟疫情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国内生猪产业生产,国内生猪市场呈现供不应求局面,导致生猪产品进口量激增,出口量大幅减少。2020年1—7月,国内累计进口生猪产品333.7万t,同比增长100.7%,进口金额为88.5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2%;出口生猪产品仅8.44万t,同比减少38.5%,出口金额为4.71亿美元,同比减少4.1%。

 

国际市场畜产品价格的影响

 

国际市场的生猪产品价格直接影响贸易情况。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总体以降为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猪贸易市场。FAO数据显示,国际肉类价格指数今年以来持续下跌,上半年累计跌幅8.3%,其中猪肉价格指数从年初的106.71跌至6月份的95.71。

 

进口关税的影响

 

自2020年开始,我国对850余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冻猪肉进口关税从12%下调至8%,此项政策对刺激进口起了很大作用。截至2020年5月,冻猪肉进口168.2万t,同比增长155.6%,进口金额为49.7亿美元,同比增长318.6%。我国对主要生猪产品进口国美国的进口征税近两年也大幅减少,部分鲜冷猪肉及冻猪肝等杂碎的进口关税从2019年的80%降至2020年的45%。部分企业的制作或保藏猪肉制品税率已低至7.5%。这也是近两年我国生猪产品进口量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主要贸易国生产消费情况的影响

 

一是美国、欧盟等主要出口地的生产加工情对我国进口市场造成影响。2020年以来,美国猪肉生产稳定,虽然新冠肺炎波及了部分猪肉主产区,但猪肉总产量小幅微增。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0年1—5月,美国累计猪肉产量为514万t,同比增加0.1%。对华出口48万t,同比增加427.0%,占美国猪肉出口总量的32.4%。欧盟地区虽然因疫情防控以及运输存储等问题导致短期内出口有部分波动,但整体猪肉生产和出口依然保持同步增加。2020年1—4月,欧盟对华出口猪肉和猪杂106.77万t,同比增加77.6%,占比欧盟总出口的54.9%。

 

二是从世界生猪产品进出口情况来看,出口国主要为生产大国,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近几年,我国及邻近地区同时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导致生猪产品的进口需求同步增加,从而使国内生猪贸易的进口竞争性增加,进口产品的价格及数量都受到制约。

 

进口

 

问题及有关思考

 

加快恢复生产,保障国内自给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国内产能大幅下滑,猪肉供应有限,生猪产品价格始终高位。这一方面要依赖进口来补充部分需求缺口,另一方面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的巨大差距也刺激了进口增加。2020年以来,国家为稳定畜牧业生产,继续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和措施。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提到: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

 

2020年2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抓好畜禽生产;对重点地区损失较大的家禽养殖场户给予延长还贷期限、放宽贷款担保等政策支持;推动屠宰企业与养殖场户对接;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将养殖场户贷款贴息补助范围由年出栏5 000头以上调整为500头以上;增加冻猪肉国家收储。

 

4月8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要求,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继续做好猪肉、果蔬等副食品生产流通组织,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恢复生猪生产”被明确提起,成为“两会”农业领域的热点。随着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平稳和政策措施的及时优化,猪肉供给最难的时刻已经过去,虽然需求回升短期内会造成价格波动,但猪价总体将步入下行通道。

 

生猪

 

开发地方品种,减少种猪进口依赖

 

从我国目前的活猪贸易现状看,内陆地区活猪出口主要是供港、供澳,且出口量逐渐减少。2019年全年出口活猪10.6万t,出口额为3.96亿美元。其中,出口到香港地区9.6万t,占总出口量90.4%;出口到澳门地区1.02万t,占总出口量的9.6%。活猪进口主要是种用猪进口。2018年以前,每年进口改良种用猪300~500 t,进口额在1 000万美元以上。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进口数量大幅缩减,仅从丹麦进口种猪50 t。总体看,我国优秀种猪品种过度依赖进口,地方猪种存在血缘混杂、群体系谱不清等问题。所以应加快国内特殊地方品种的改良应用,充分利用优良的遗传性能,开发适用我国需求的种猪品种。

 

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生猪生产水平不断进步,主流养殖方式已从散养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过度,但在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要继续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量保质的基础上,促进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最终提升规模化水平,优化经营主体,合理规划布局,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建立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将我国猪肉产业的生产优势转化成为出口竞争优势。

 

促进交融合作,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

 

在非洲猪瘟发生后,我国既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也制定了符合自身国情的扶持政策,在疫病防控和稳产保供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习总书记提出了“双循环”的发展理念。所以在我国畜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既要确保供需平衡,刺激产业发展,也要促进与其他国家的交融合作,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