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提问——全国人大代表、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建立生猪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生猪养殖,主要是多养猪、快养猪的问题。养好猪首要解决的是生猪的疫病防控,特别是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猪养殖。我认为,生猪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立疫病预警机制,加强生猪生产各个环节的疾病防控。
两会发声——刘永好:“猪肉自由”需补齐育种短板 建议出台研发补助政策
记者注意到,民营企业发展、三农工作、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依旧是刘永好关注的主要方向。而坐拥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刘永好提案中有两项均围绕我国的生猪养殖,特别是育种事业。
因为扬翔的第一步首先是把楼房猪场建立起来,让智能化有个依托的载体,给智能产品找一个理想、稳定的环境,让它们可以好好的发挥其性能。这是非常科学的理念和最正确的智能猪场建设顺序。
春节后,想复养、想二次育肥、想扩群、想引种...究竟该如何决策?
春节刚过,就有不少猪场开始心痒难耐。想复养的、想二次育肥的、想扩群的、想引种的 究竟该如何决策,是一个现实而又纠结的问题!
前景乐观,但从业者仍需保持敏锐——记孙德林教授对2021年生猪市场走向做出的判断
孙教授对2021年生猪行业走向进行了以下几点总结:首先,我国生猪产能恢复一直在路上;第二,疫情不稳定性在增加,散发、突发疫情会对养猪产业产生干扰;第三,要保住母猪,管好存栏。
仇华吉:老虎苍蝇同时打、鬼子伪军一起防——如何应对非洲猪瘟“野疫苗毒”?
当前“2mL关键技术”大行其道,从而造成病毒难发现、难监测、难剔除,这是目前行业面临的非常棘手的新难题。
自2018年8月3日传入我国后,迅速传遍我国的大江南北,自此,中国似乎只有两种猪病:非洲猪瘟和非非洲猪瘟,由此可见非瘟的影响之大。
截至2020年12月,官方报道的出栏数据是52704万头;存栏数据是40650万头,已经恢复至正常年份的92.1%,并表示在今年二季度有望完全恢复。这个数据到底靠不靠谱呢?
“当前国际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疫情常态化大概率存在,2021年一号文件继续围绕三农,向农业领域投入相关政策,或起到经济运行稳定器作用,同时也是应对国际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卓创资讯研究院孙光梅告诉记者。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