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猪价“暗涨变明涨”,是因为消费拖着猪价走?没那么简单

中原猪业 2021-11-15

阅读()

猪价系统显示,11月11日和12日猪价是呈下降走势的,虽然下降不多,但跌幅也在0.1元左右,这是屠宰企业在明面上的报价,可终端市场猪贩子却...

猪价系统显示,11月11日和12日猪价是呈下降走势的,虽然下降不多,但跌幅也在0.1元左右,这是屠宰企业在明面上的报价,可终端市场猪贩子却在“暗涨”收猪。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猪贩子开启抢猪模式,一旦知道谁家有可供出栏的猪,尤其是体重在350斤以上的大肥,猪贩子都会竞相报价进行“抢猪”。

 

二个是虽然网络报价在小幅下跌,但是屠企的压价都被猪贩子吸纳了,猪贩子到终端收猪并没有降价,甚至有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小幅的上涨。

 

 

猪价“暗涨”就说明了市场生猪出栏数量的不足,尤其是此前猪价惨跌导致大肥养殖量的大幅下降之后,当下大肥供应紧张。屠企意识到收猪困难后,猪价就从“暗涨变明涨”,这不11月13日生猪价格重启上涨,华东区上海、山东、江苏、福建上涨,华中区河南和湖南上涨,湖南区广东和广西上涨,华北区京津冀晋全面上涨,东北区黑龙江、吉林上涨,西南地区云南上涨。全国仅剩下浙江、重庆和贵州下跌,且下降幅度仅仅只有0.05元/斤。

 

对于10月下旬以来猪价的持续上涨,业内普遍认为是消费的带动,诚然最近两个月的消费相比之前确实有所增加,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另一方面是腌腊需求到来,加上近期囤积生活必需品的倡导,猪肉消费进入阶段性高峰。但我认为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先说猪肉消费增加吧,猪肉的日常消费确实随着消费高峰的到来有所增加,但有两个疑点:

 

其一、往年猪肉价格都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迎来上涨,但是今年的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十一国庆节,以及中秋节期间猪价都没有上涨,尤其是10月猪价的上涨是从10月7日过了十一后上涨的,这些假日对猪肉消费的带动真的比最近两个月少吗?可能并不见得。

 

其二、我们都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国内“口罩”事件还是比较严重的,起码比今年的9、10月份要严重很多,这对于餐饮消费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餐饮消费的下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猪肉的消费量。

 

我认为近期猪价的上涨并不是消费在拖着猪价走,当然对于这个判断数据上并不支持,9、10月份的“权威”数据显示,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在4500万头以上,达到了正常水平的110%,远超国内母猪4100万头的需求量。而且从今年3月至今,国内规模化猪场每个月仔猪的出生数量都在3000万头以上,如果再加上散养户母猪所生的仔猪,每个月的生猪供应量起码在5000万头以上,这是远超当下的猪肉消费需求总量的。所以可以说猪价上涨的根本性原因是因为猪真的少了,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猪少了呢?

 

我们都知道去年冬季山东、河南、河北生猪养殖量受损严重,而今年的夏季湖北、江苏、云南、四川一带生猪养殖也遭受巨大损失。各地养猪户反馈回来的消息又显示各地养猪户都在二三季度淘汰了大量的母猪,集团化猪场也将母猪产能缩减到高峰时的四分之三到三分之二。可以说接近半年的亏损,加上多个地区疾病导致的亏损,已经伤及到了生猪养殖的经脉,生猪供应现在已经出现问题了,只是还在某些方面的压制下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召开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近期猪价虽有所反弹,但市场供应相对宽松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生猪生产的关键在于适度去产能,防止长时间亏损造成后期产能过度下降,引发生产大起大落。这已经在透露一个信号了,那就是相比二季度现在的猪已经少了,而且存在继续下降的可能,有机构预测后续我国生猪存栏量至少还会下降25%,对应的猪价涨幅则为90%,咱不说这一预测是不是过于乐观,起码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养猪行业基本面已经进入需要利用猪价来稳住当前产能,不能让产能进一步下降的地步了。

 

试想一下,既然现在猪已经少了,消费还维持高位的背景下猪价还会降吗?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猪价 消费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