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生物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非瘟疫苗取得重大进展,为何养猪人反而觉得进退维谷了?

诸人猪事 2020-08-25

阅读()

对于中小散户而言,非瘟疫苗的上市的确帮助他们解决了最棘手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他们一定的安全感和”有苗托底”的勇气,对于复养也更积极,但是依旧躲不掉猪价下跌的风险。
  这两天的社会新闻和猪业新闻中的头条都和"疫苗"相关。一则是"国药新冠灭活疫苗预计12月底上市,年产量超2亿剂,两针疫苗保护率达100%,价格不到1000元"。从"100%"和"不到1000元"两个指标中大致确定了它的普适性,毋庸置疑这是全人类的福音。另一则是"非洲猪瘟疫苗将进入扩大临床和生产性试验,距离正式面世更近一步",对于生猪行业来说,也是盼望已久。
  
  一直以来,疫苗是战胜疫情的"杀手锏",人们一直翘首以盼。但同样是重大疫病疫苗的即将面世,养猪业对于非瘟疫苗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似乎还有一些其他情绪,甚至让不少养殖者感觉进退维谷。
 
疫苗
  
  对于其安全性没有把握 不敢轻易尝试
  
  与新冠疫苗的"保护率达100%"不同,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在介绍非瘟疫苗研究进展和目前成果的时候这样说:"截至目前,免疫猪群生长状态良好,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免疫猪剖检无明显病理变化,无疫苗毒排放,无水平传播;免疫猪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用强毒进行攻毒,不同剂量接种组免疫保护率均在80%以上。"
  
  "实验室环境下,保护率80%"也就是说还不尽完美,所以很多养猪人对疫苗的保护效果心有疑惑,其实这质疑也不是没有原因,在养猪业深耕了10年以上的养猪人应该都还清楚的记得十几年前的蓝耳疫苗。2007年高热病之后我国紧急上市了蓝耳疫苗,并且进入强制免疫之列,导致国内猪群"一片蓝",猪群蓝耳病毒阳性率超过95%,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催生出了大量的蓝耳疫苗毒株,可是疫苗从灭活苗变成弱毒苗,从经典毒株换成多种高致病性毒株,蓝耳病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蓝耳病至今仍然影响着一部分猪场,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疫苗
  
  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不少专家认为"区域净化"是防非可取的办法,而一旦开始推广非瘟疫苗免疫,相当于所有免疫了疫苗的猪群全部就变成了非洲猪瘟病毒带毒猪,疫苗是稳定的、安全的还好,但如果疫苗不尽完美到时再想净化谈何容易?也正是有了蓝耳疫苗的前车之鉴,养殖者对于当下疫苗的选择才会如此慎重,宁可采取保守方案也不敢轻易尝试。
  
  对于疫苗猪企更"保守"小户更愿"试一试"
  
  和新冠疫苗即将面世的普天同庆不同,养猪业不同群体对于非瘟疫苗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对于大型猪企而言,他们在非瘟的防控与生物安全方面管理十分严格,所以在与非瘟的较量中打了场胜战。加上"非瘟效应"下的历史高价行情,大型企业去年和今年两年业绩几乎都成倍增长,所以对于猪企而言,他们已经尝到了"生物防控"的甜头不会因为不太稳定的疫苗而轻易放弃,非瘟于他们而言带来的机遇远大于风险。但是非瘟疫苗的上市可能会让这些原本在非瘟防控方面有巨大优势的大型养殖集团瞬间和中小散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小户缩小与其之间的优势差距,复养加剧,从而加快猪价的回落,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疫苗
  
  对于中小散户而言,非瘟疫苗的上市的确帮助他们解决了最棘手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他们一定的安全感和"有苗托底"的勇气,对于复养也更积极,但是依旧躲不掉猪价下跌的风险。因此疫苗的上市对于小散养而言可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是因为"船小好掉头"他们更愿意用风险赌一赌这"机遇",最起码有了疫苗赌赢的几率又大了很多,而一旦赌赢就意味着"疯狂赚钱"。
  
  疫苗对这轮猪周期的影响微乎其微
  
  自从非瘟以来,任何关于"疫苗进展"的新闻都会引起一时的轰动,但是仔细分析之后可能会更加理性的看待。
  
  首先,客观的说非瘟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但是至今还没有疫苗,可见其难度之大,西班牙等欧洲的一些地区也曾大规模推广过非瘟疫苗,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次,我国疫苗研发即将进入"扩大临床"阶段,而事实上,后期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难度更大,失败的概率更高,时间周期也将更长,加上后面有些规定程序要走都要耗费时间,等到疫苗真正上市,估计已经赶不上这轮的猪周期了,面世之时,那时的猪市可能已经换了天地,所以关于疫苗对当下猪价的影响其实没有什么关联性。倒不如多看看影响猪价的"眼前因素"更加实在。随着产能的恢复、政策的调控、进口肉和储备肉的涌入和投放,业内专家预测,10月份可能是猪价的拐点,然后此轮猪周期开始从峰部下滑,直到明后年进入低谷期。
  
  结语:退一步说,即使非瘟疫苗被完美攻克,对生猪行业而言,影响主要表现为:缩短猪肉价格在周期峰部的停留时间;推迟头部企业集中化进程(但不会改变这一趋势),至于其他逻辑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