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650万吨猪肉缺口亟需填补 投融界聚焦“人造肉”热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06-06

阅读()

国内最权威的第三方融资服务平台投融界研究院调研得出,今年我国猪肉供需缺口将突破650万吨,明年猪肉供需缺口进一步增加,预计将接近880万吨。
  端午小长假在即,猪肉价格又一次牵动了老百姓的心。
  
  最新数据显示,6月3日全国参考外三元猪价15.92元/公斤,较6月2日上涨0.08元/公斤,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三元猪价快速上涨。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5月最后一周猪肉24.72元/公斤,去年同期价格为19.22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5元/公斤,同比增长28.6%。仔猪38.36元/公斤,去年同期价格为23.52元/公斤,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4.84元/公斤,同比增加了63.1%%。

人造肉
 
  国内最权威的第三方融资服务平台投融界研究院调研得出,中国去年猪肉产量5415万吨,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但仍然供不应求,去年猪肉进口量120万吨。今年我国猪肉供需缺口将突破650万吨,明年猪肉供需缺口进一步增加,预计将接近880万吨。
  
  中国投资人中心合伙人陈宇飞认为,受环保风暴及非洲猪瘟影响,2020年生猪出栏量减少已成为不争之论。近期冻肉库存下降明显、消费需求增加,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并不高,导致猪肉缺口进一步加大。
  
  由于产能恢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猪周期内的猪价抬升与持续性都很有希望。领军企业将会成为生猪供给支柱性供给方,而互联网巨头的介入则会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明星”。
  
  京东入局生猪养殖,巨头们的生意经
  
  5月7日,京东与吉林精神气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股权投资战略合作媒体发布会,京东高调投资并入股精神气。刘强东由此成为继阿里巴巴马云、网易丁磊之后,进入养猪产业的互联网大佬。
  
  据公开媒体报道,京东农牧自主研发的农业摄像头、养殖巡检机器人等现代化物联网设备更加适合养猪场等环境使用。养猪人员依靠这些现代化设备可以清楚的了解每一头猪的实时信息,及时预防相关疾病、合理安排进食,确保及时获取每一只猪的生长情况、健康情况。这相当于给猪建立了一个档案,记录并保存它的来源、种类、出生等一系列繁衍数据。
  
  养猪这门生意,刘强东早已想入局。京东早在2018年的全球探索者大会上就已提出AI养猪计划,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养殖,推动现代智能农业发展。京东此前的AI养猪,提倡建立数据库,来记录观测养猪场湿度、温度、进食情况、品种、繁衍情况等,与精神气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使得京东此前的AI养猪计划由规划发展到实际操作中来。
  
  京东不是第一个养猪的互联网巨头,创立网易的丁磊早在2009年就已涉足养猪行业,并给自己的猪取名“未央猪”。未央猪所用的阳光板有隔热遮阳的效果,更能引入紫外线杀菌,猪棚上方每隔6米就放置一个。如此奢华猪棚,吃住皆是顶配,传闻未央猪不打针、不吃药、听歌长大。2016年年底,成果显现,一头未央猪被拍到27.7万元。
  
  同样是2018年,阿里云与德康集团、四川特驱集团合作,阿里云运用ET大脑技术,为每一位猪建立档案。ET大脑技术可以对每一头猪进行动态数据监控,尤其在母猪繁育期,能够对繁殖情况进行测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确保母猪产仔,仔猪生长,生猪出栏等,有效降低3%的死亡率。
  
  投融界专家吴烨维对巨头养猪表示,受饮食结构的影响,国家猪肉产量占到世界产量的一般,猪价进入猪周期后,市场空间、利润巨大。国家宏观政策上也在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科技兴农,发展智慧农业不可阻挡。另一方面,巨头想要掌控产业链上游,以京东为例,618即将到来,入局养猪产业,可以帮助京东加强物流建设,猪肉从产地入库、存贮、送货等环节全部打通并实时监控,这有利于京东在生鲜上游找到新机遇。
  
  领先欧美,每人一年吃掉半头猪
  
  投融界产业研究院推算,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每年需要消耗5000多吨猪肉,平均一个人一年就需要40斤猪肉,相当于半头猪的白条肉。2017年中国生产的猪肉是欧盟的2.3倍,美国的4.6倍,消费的猪肉是欧盟的2.6倍,美国的5.7倍。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口生猪产品数量为56.73万吨,进口猪肉总额达9.62亿美元。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生猪进口数量将会大规模增加来弥补国内猪肉供应紧缺的局面,今年进口数量将会达到170万吨,猪肉进口数量在明年将会达到200万吨。
  
  美国农业部在5月16日的数据则显示,上周中国相关买家取消购买美国3250吨猪肉。在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中,也显示出了接连取消美国猪肉订单的消息,2月取消23吨猪肉订单,3月取消999吨猪肉订单,4月取消214吨猪肉订单。
  
  杨先生看到了巨大的猪肉供需缺口与中美进口贸易摩擦。近日,他找到投融界,希望融资600万元,来拓展他的生态循环养殖项目。在杨先生的农场里,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兔粪经过发酵后可用于养殖生猪,猪的排泄物经过发酵床后可用于种植大棚蔬菜。
  
  杨先生坦言,自己的养殖项目一改过去传统集约式养殖缺陷,扩大了发酵床地养殖密度,每头母猪的活动空间达到3-4米。按照杨先生的这种模式来养殖,每头生猪的药费相比于传统的养猪成本降低了50%-70%。在杨先生的养猪场里,猪粪里的氨气通过微生物发酵,以有氧呼吸的形式,转变成一氧化二氮排出,保证了猪棚里的空气清新。
  
  万亿市场缺口,“人造肉”概念大热
  
  美国当地时间5月2日,素食肉生产商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美国本土公司,也是人造肉第一股,股价首日收涨163%,4个交易日暴涨220%。并一举成为2000年后市值2亿以上的公司首日涨幅最高的。
  
  据了解,Beyond Meat创始人分别是是伊桑·布朗(Ethan Brown)谢富宏博士(Dr.Fu-hung Hsieh)哈罗德·郝夫(Harold Huff),他们用植物作为原材料不断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改进,比尔·盖茨、麦当劳前CEO Don Thompson等名人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今年汉堡王方面宣布,计划在全美7200家门店中引入素肉汉堡,汉堡王要推出的素肉汉堡是与Impossible Foods合作推出的新款名叫Impossible Whopper。汉堡王首席营销官Fernando Machado表示,Impossible Foods多次向消费者进行测试,至今的结果表明他们都很难区分素食汉堡与肉类汉堡。
  
  投融界研究院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55%的农作物直接被人类食用,大约有36%作物被用在畜牧业上,剩下的9%被用在制造生物燃料以及其他产品。全球人口倍增,减少作物直接用于畜牧业,增加人类直接食用作物,用人造肉代替原有肉类产品是个可行的方式。
  
  中国投资人中心合伙人陈宇飞认为,人造肉符合食物生产模式,传统的食品公司需要紧紧跟上,否则很难立足未来市场,全世界的蛋白质需求持续增加,肉类蛋白所含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高于人造肉。创业者和传统食品公司应该抓住机遇,在这个充满商机的新领域抢占有利市场。投资机构及投资人更要找准合适的创业者、创业公司,这是一条市场前景广阔,并快速发展的新风口。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