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动物传染病传播需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动物;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因此它的传播也必须满足这三个环节,下面我将围绕这三个环节展开讨论。
介绍非洲猪瘟(ASF)的文章可称得上汗牛充栋,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补充些信息呢?这是因为我过去在处理多起口蹄疫FMD疫情的一线经历了太多,在充分并迅速控制这种病毒病暴发方面曾犯过很多的错误。
最近几天咱们养猪业一件重大的事情就是李曼养猪大会如约而至在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通过三天的李曼养殖大会学习、关于非洲猪瘟这块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八点。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100%,本病迄今尚无有效疫苗应用,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也是我国优先防范的重要外来疫病。
最近非洲猪瘟在养猪业闹得火热,因为是一种烈性外来疫病,其高度接触性传染,具有高传染率、低传染半径、低传播速度、低发病率、高死亡率(100%)的特点,在养猪届“所向披靡”。而且,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控制非洲猪瘟。
2022年下半年,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加,产能持续恢复,加上猪价的突然上涨带来的二次育肥增多,年前猪价不理想,部分养猪户留猪过年等现象,为非瘟的传播提供了内在条件。
今年六到九月分,疫情将我们县整个平推,养猪场十去八九,有几个乡镇成了无猪镇,以我为中心画一个三公里的圆圈,只剩下两个猪场,我与我徒弟的猪场,如果只是一家猪场躲过,或者是有其它的第三家猪场躲过,那么我的方法可能是侥幸,而现在恰恰是只有这两家采用同样防疫方法的猪场逃脱,那就说明这个方法是值得大家供借鉴的。
一猪一针头是猪场内部生物安全措施中被广泛提及却很少被实践。针头共用已经被证明是猪场内部疾病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源头。因此针头共用也被认为可能会在猪群中传播非洲猪瘟病毒。
资深专家分享心得:非洲猪瘟常态下猪蓝耳病控制和净化的思考与实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Peter G.W. Plagemann推测说,该病是由鼠动脉炎病毒通过伤口感染中欧野猪后发生病毒变异而来,这些野猪因被用作狩猎引进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再由野猪与家猪接触传入家猪,后在两大洲独立变异进化,形成了两大独立基因型——美洲型猪蓝耳病病毒。
自2018年非洲猪瘟(本文简称“非瘟”)进入国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生猪供给阶段性严重失衡,猪肉价格飞涨。高额利润驱使各方资本投资养猪行业,2021年底,生猪产能已经超过非瘟前的水平。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